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有一个人的脸上是安然的,甚至还带一丝喜色。
往来的舟楫纷纷停下手中的桨,看着这些明显异于本地人的一行人。
风从海上吹来,温润、清新,疲惫的身心顿时变得爽朗。
不一会儿这群人就没入这座南方的山脉,消失在密林里。
他们身后拖着的那一大片阴影,与绿树浓荫融为一体。
关于李氏一族这一次迁徙的缘由,明嘉靖二年礼部侍郎王瓒在《重修茶山大窟李氏宗谱序》中写得明白:
余尝稽往牒,乃至李氏之先,羲皇初载受封垄右,传至李唐高祖,以晋阳举义起自太原,统一天下。
宗之繁衍,乃封藩庶河间王孝恭于我瓯,以镇是帮。
迨至八世孙集,五代时避乱,自缙云徙迁永嘉茶山大窟居焉,傍祖垄也。
河间王李孝恭八世孙李集,带领族人从太原到江南,说是一次迁徙,其实是李氏一族的生死逃亡。
黄巢起义、五代战乱带来的灾难,如带血的鞭子,在身后抽打着,迫使他们背对着故乡,一路向南,再向南,颠簸而来。
这次走得更远,进入更深,遁入东海一隅的荒山野岭。
这座南方的山脉,于李家并不陌生,先人的骸骨早已在这守着了。
《李氏宗谱》载:“唐封河间王讳孝恭王妃申屠氏,墓在永嘉茶山德政乡,西有平坦三顷,寝殿遗址尚存,至今名其墓曰李王坟,其峰曰李王尖焉。”
傍“祖垄”
,他乡已是故乡。
距离李唐宗室李集迁徙温州大罗山,已过去了一千多年。
尽管望向岁月深处的目光近乎恍惚,但这个叫李集的唐人却是如此真切地在我身边。
他和他的族人并没有被这座南方山脉的瘴气所吞吃。
明万历《温州府志》卷十八载:“唐李王墓在茶山,唐宗室李集避乱居住遗迹尚存。”
光绪《永嘉县志》“宗室李集墓”
条说:“在茶山。
集避乱居茶山,卒葬于此。
万历《府志》作李王墓。”
比典籍文字更有力量的传承是血脉的绵延。
李成木已是河间王李孝恭第四十二世孙,现大罗山李氏已传至四十五代。
初夏的草木绿得嚣张。
在植物丰盈的青气里,李唐宗室的一滴血落入大罗山氤氲开来的生命气息呼吸可感。
二
古道沿卧龙峡谷而上,人们叫它“老鼠梯”
来喻其险峻。
山岭把人气喘吁吁地顶上来,视线撞上如瀑的阳光,不由一阵晕眩。
定定神,见峡谷间横着一抹碧水,村落依水岸,如鸟敛翅于树杈。
真是一个桃源避秦之地。
村名石竹,明时李氏支脉从光岙迁此居住。
今村舍大多已改为民宿,村人在村头卖鸡蛋野菜这些土货,面容粗粝如山岩,已不知先祖避居山中之“难”
。
李成木老人引我至峡谷中的“卧龙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