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例如,新的角色出现,场景某处有新的信息介入,有些时候则是出于场景的特殊结构,为了丰富场景信息的交代,还有的时候,则仅仅是为了表现创作人员的某种主观意图,或者为了防止视听语言过于单一和雷同。
越轴的手法和效果多种多样,有些越轴会让观众感觉不舒适、不合理;有些越轴的处理则显得自然而生动,甚至还会因为巧妙的越轴方式而让视听语言的艺术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
不管越轴的原因有多大差别,但是人为地对越轴手法进行分类,可以总结出常见的越轴方式。
8.4.6常见的越轴方式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较为常见的八种越轴方式进行介绍,相信通过阅读,读者会在日常的观影经验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例。
1.空镜头越轴
在分别拍摄了同一侧的人物侧脸后,插入一个不出现人物的空镜头,接着进行越轴。
依靠空镜头打破观众头脑中的画面延续感觉,为接受越轴后的镜头进行铺垫。
2.人物正面视线越轴(正打镜头)
在拍摄完轴线同一侧的人物侧脸后,接入一个表现人物正面镜头,正打或者反打镜头,让人物用完全的正脸没有角度地直视镜头,再接入越轴镜头。
3.第三角色过渡越轴
在多人场景中,除去主要角色一定存在着一些配角。
例如,酒吧的调酒师、服务员等角色,通过对他们的反应镜头,也可以起到越轴的铺垫作用。
4.人物换位越轴
人物位置换位越轴是指在分别拍摄单一人物的镜头之后,加入一个表现人物关系的关系镜头,而关系镜头进行越轴,从而告诉观众主视角发生越轴,为角色的位置变换提供合理解释。
5.运动机位越轴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运动机位的应用较为常见,同样的,依靠运动机位也可以达到越轴的目的。
当我们拍摄一角色时,依靠一个移镜头,把人物的左脸过渡到右脸,自然而然地通过一个连贯镜头实现越轴。
6.硬越轴
硬越轴也成为直接越轴,是指不通过任何技术手段,直接在镜头的切换间实现越轴。
硬越轴的使用必须是有条件的,必须在观众已经熟悉了场景环境的情况下,在对话进行之中实现越轴,不能一上来就采取硬越轴在轴线两侧来回切换。
硬越轴缺乏技术含量,一般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不被采用。
7.关键道具越轴
在场景内部,通常存在某些标志性的道具。
例如,一只别致的花瓶,或者一团跳跃着的烛光,在场景内摄影机方位需要越轴时,可以用这些明显的道具进行过渡,从而引导观众从道具位置的变化,理解出摄影机的方位变化。
8.利用人物位置变化越轴
这种越轴方式是把摄影机和场面调度本身结合起来的一种越轴方式,通过表现出场景内角色的位置移动,改变了原有的轴线位置和三角形关系,从而让越轴显得自然而然。
实训练习
1.简述场面调度的概念。
2.角色的场面调度和摄影机的场面调度的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
3.场面调度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4.简述轴线的基本概念。
5.机位图必须包含哪些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