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学堂云平台刚好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它还可以对接高校的教务系统。
大学可以选择课程,将完整或部分授课内容放到这个定制的私有云平台上,对选修的学生开课。
同时,教师和助教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安排、追踪学生的学习,管理作业、考试和学分等。
除公司化的运营和平台开发外,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团队也在为学堂在线提供科研支持,如提供对继续学习的研究和对作业评分的算法建模等。
学堂在线暂时不特别重视营利,而是希望能让平台得到更多的推广。
为此,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团队还特意到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地,与当地的高校合作,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平台。
不过,定制化的学堂云或许可能成为该公司关注的营利项目之一。
此外,学堂在线团队还看好同样正在蓬勃发展的企业培训市场,将考虑为企业开设MBA(工商管理硕士)、继续教育等在线课程。
(三)力推学分互认
2014年第三季度,学堂在线上已经有超过150门独家课程,更有一大波新课程已经放出预告,课程涵盖信息技术、数理化、经济金融、艺术、人文、体育等多个领域,合作机构达75家,选课总人次达77万。
《财务分析与决策》学习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心理学概论》《资治通鉴》等课程的学习人数也都超过了1万。
在学堂在线30多万的用户中,学生群体占到了60%左右。
这样的用户数字在动辄百万、千万的互联网公司中并不突出,同先行者也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因为依托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已成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的平台。
与那些从底层对教育制度发起挑战的创业者不同,学堂在线的目标是自上而下,利用慕课使中国的教育改革满盘皆活。
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学堂在线将学分、学位方面的尝试推广到更多的高校,推动国内几所知名高校基于学堂在线平台进行课程互换,以达到资源互补的目的。
之后,几所高校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学堂在线互相学习其他学校的专业课程,拿到辅修学位。
将来,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有机会修习清华大学等一流学校的课程。
而高校结盟中最诱人的就是学分互认了,就是让一名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拿到隔壁清华大学建筑系颁发的《中国建筑史》毕业课程证书不再有障碍。
这么说也许不够吸引人,毕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是一个级别的,但如果一个三线城市普通院校的学生,还能拿到货真价实的证书,通过了清华大学建筑课的考试,并且获得外界的认可,这无疑具有更大吸引力。
这种高校结盟和学分互认让学生有了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
为了弥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学堂在线同青海、新疆、内蒙古、贵州等教育资源稀缺地区的高校合作,补其所短,让学生在网上学习《电路原理》等课程,当地的教师则作为课堂辅助。
这与edX在美国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削减预算,美国各大高校近年来都削减了大学预科的课程,edX则挺身而出,正在填补这一空白。
学堂在线不仅对在校大学生有益,而且也会给高中生们一个新的出路。
教育部曾发文明确表示,高考招生要参考更多素质方面的因素,在线课程的学习也有纳入招生参考中的可能。
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教授在“中国式慕课长三角论坛”
上就曾表示,北京大学将考虑利用慕课平台,针对中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并以此完善大学的自主招生。
截至2013年10月,北京大学已在全国40所中学培训了部分教师,帮助他们在中学开设5门北京大学的先修课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