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阿巴多的马勒琉森在北京(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阿巴多的马勒,琉森在北京

banner"

>

“琉森音乐节在北京·2009”

系列音乐会之二

时间:2009年9月24日、25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乐团: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

指挥:克劳迪奥·阿巴多

女高音:哈内诗

上座率:90%

曲目: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善良的恩人,请接受我的谢意》(Varvi,ohDio!

Ah,te,partite,K.418);《呵!

如果可以,真想向你一吐心声》(meinenDankIhrholdenG?nner,K.383);马勒G大调第四号交响曲

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是:如果说与其他马勒式交响曲比起来,三管编制的第四号交响曲乐队规模已经小得多了,那么开场的两首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看起来就像是室内乐编制。

大概因为此前的乐队排练中并未包含这两首咏叹调,所以哈内诗的表现总是令人稍稍捏着把汗。

高音明显的偏低,声音偶有不稳定——游移在不易察觉的边缘。

大概因为实在太喜欢莎菲尔(eSch?fer)的演唱,特别是印象深刻的莎菲尔与阿巴多在DG灌录的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总拿今晚的哈内诗与前人比较,这多少对她有点儿不公平。

K.418的速度比以往都要快,乐队和人声都稍显急躁,因此双簧管和人声没有按优雅的“对话式”

展开,倒成了交谊舞。

相对于阿巴多此前的演绎,今晚(引子)弦乐拨奏更为轻逸、腼腆(与第二首咏叹调渐弱的分解和弦式的木管尾声部分倒是相得益彰)。

哈内诗的嗓音条件不如莎菲尔,闭合音似较为拘束、不稳定(可能是速度偏快而不容易控制),虽然在高难度的(来回大跳的)几个音上太过苛刻难免让人觉得吹毛求疵,但尾声前的最低音(b音,随后17度大跳至d3)出现明显的“鸭音”

还是令人稍感遗憾。

不过她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其气息控制总是一流的,分句精致,“表情”

转换流畅。

特别是第二天(25日,是的,我也是又听了一遍)的演唱,状态更为稳定,发挥出色。

乐队的木管部分也更为精彩,双簧管在“小号音区”

矜持而通透的音色(K.418)、木管组(K.383)高贵而迷人的咏叙,与哈内诗的人声融为一唱三叹,细腻的动态速度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微妙的律动变化(对比了两天的演奏,阿巴多的即兴所致),精致的音响纤毫毕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