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报道案例分析
banner"
>
世界博览会是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界博览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它不仅展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更提出人类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并致力于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从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其中,大众传播机构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传播技术的更迭出新将世博会的精神内涵传播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
对于世博会的报道,中国媒体早先就有涉及,像1958年比利时世博会、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但报道的主体仅限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这样的中央媒体,而且是纸质媒体,播发的新闻也以简讯为主,一届世博会的报道篇幅不足10篇。
纵观这一阶段的世博会报道,总体特征是:政治化、零散简单、具有鲜明的阶级色彩。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时代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媒体领域,新闻报道的一个新起点。
从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起,中国媒体,包括电视媒体,开始更多地涉足世博会报道,报道的规模、持续性和时效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三年申办,七年筹办,终于在上海拉开序幕并成功闭幕。
媒体的报道开始寻求特色化传播,挖掘世博会科技、人文的亮点,并突出“中国特色”
。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媒体都大幅报道了中国馆和中国馆日的情况,并对世博会全程进行了追踪报道,充分彰显了新闻专业主义。
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世博会力图从多方面呈现世界各国在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经验和借鉴,使之成为不同文明间一次对话与合作。
而中国也在此次世博会中打造了两个“第一”
,一是第一个以“城市”
为主题的世博会;二是第一个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
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践行了“成功、精彩、难忘”
的办博目标。
值此契机,世界各国媒体也纷纷出动。
据统计,世博期间,参与报道的海内外记者人数近1.3万名,其中境外记者3500名,境内记者9000多名,分别来自1200多家中外媒体机构。
在世博会的报道中,这些媒体从业机构和人员从大局出发,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地为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报道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下面以上海广播电视台世博报道为例,对上海世博会报道特色进行分析。
1.全方位系统配置与报道框架
从4月30日到5月2日,东方卫视与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推出了为期三天的直播节目——《世界,你好!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直播特别节目》,通过演播室嘉宾访谈、记者现场连线、专题片播放、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世博会开幕、开园的盛况。
播出时段与栏目板块
续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