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记者采访常常以同人打交道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进行,但它的性质不是纯私人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
记者代表的是所属的传播媒介,采访对象也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而是作为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的代表而被采访的。
记者采访的着眼点是采访对象的社会联系以及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情况,双方接触不是为个人,而是为社会。
采访的最终结果,必然超出个人的圈子,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举例来讲,歌唱演员×××因偷税漏税的问题,曾几次在媒体上曝光。
虽然记者采访披露的是×××个人的问题,但她是作为这类社会现象的一个代表而被采访的。
采访的结果,必然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可见记者采访是在传播信息,这种目的和作用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知道,新闻的产生是基于社会对信息沟通的需要。
记者采访的目的同这种需要是分不开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人们不但需要获得信息,而且还需要信息交流。
这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新的标准,“创造性的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2]。
信息交流虽然有多种渠道,但通过记者采访所交流的信息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因而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美国著名的名人专访记者巴巴拉·沃尔特斯非常善于在采访中进行信息的交流。
这种交流并非是仅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而是让信息流动到公众方面,并带着公众关心的问题来提问。
一次,沃尔特斯采访总统尼克松,尼克松对她说,希望在他夫人生日之时多谈谈他的这位配偶。
沃尔特斯首先同意总统的要求,但当他们谈了一会后,她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我们已经谈了您的家庭,现在我们来谈谈困扰着美国这个大家庭的问题吧。”
接着她就提出了越南战争和吸毒等问题,尼克松都做了回答。
事后,沃尔特斯对同事说,我不能够让40分钟的电视采访时间都来谈论他的夫人,我应该谈一些观众想谈论的问题。
事实上,观众想谈论或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们需要交流的内容。
简而言之,记者采访的目的及其功用主要是传播、交流、沟通。
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报道、反映客观事物,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
明确了采访同一般调查研究的区别,再来看看采访特殊性对记者的要求。
△注重事实
哲学家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说服人,文学家靠形象说服人,统计数学家用数据说服人,新闻记者靠什么说服人呢?靠事实。
因而,记者采访一定要能够捕捉到构成新闻事实的材料。
具体来讲,构成新闻事实的材料有这样十个方面: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例证、观点、数字、引语、原因、结果。
△讲求速度
记者采访的特点之一就是讲求速度。
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就在于是新鲜的事实,而新鲜的事实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来才能成为新闻。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速度成为新闻竞争的焦点。
这就是记者采访为什么要“抢”
新闻的原因。
△判断准确
有一位外国新闻学家来华讲学时说,新闻报道无非是两个字:一个是真;一个是快。
这两个字道出了新闻采访的难点。
既要快,又要准确。
因而,记者判断事实的准确程度关系到记者的新闻生涯的声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