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正巧,他旁边躺着另一位飞行员,欧文从电话里也采访了他。
通过这位飞行员他又得到另一位在阿拉巴马的飞行员地址。
欧文就这样通过这种连锁反应,利用电话采访了八位飞行员。
(3)补充扩展
在新闻采访中,常常发现采访归来后还有个别数字、细节存有疑点,这时再去采访一次从时间和经费上讲都是浪费。
记者打个电话,将疑问提出来,请对方进一步解释即可解决问题。
除了超越空间、节省时间和补充扩展的优势,电话采访还有一些其他好处。
比如可以使访问对象轻松自如地谈话,因为他看不见记者记录或录音,情绪不会紧张。
然而,电话采访也存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电话采访有哪些缺陷呢?
(1)容易造成听觉上的误差
如果电话线路出毛病,记者同访问对象双方可能都听不清对方的话,或许会所答非所问。
另外,有些语音语调上的相似字眼可能不易在电话里辨别清楚,以致造成失实。
有个美国记者在20世纪60年代初因语音相似将民权运动领袖詹姆斯·麦雷迪斯头部中弹轻伤而误听成头部中弹命丧。
(2)获得材料有限
电话采访难免因材料有限而落空。
有时记者只能得到50%的有用材料。
《纽约时报》记者约翰·阿普尔一次创造了一天打100个电话的记录,其中25个电话回答是具体情况不详。
(3)缺少形象画面
除了以上两个缺陷外,电话采访还不能获得亲临现场目睹、面谈的生动效果,缺少形象画面的感染力。
通过分析电话采访的优势与缺陷,我们可以在采用这一方式时注意选择访问对象和报道的题材。
一方面要能够利用电话,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求助于电话。
电话采访具有下述基本规则必须注意遵循以下几点。
△交代身份、讲明意图
电话采访首先要交代自己的身份,要注意不仅要通报新闻机构名称,还应将自己姓名、身份一起告诉对方,然后讲明意图,消除对方疑虑。
△准确记录、核实要点
电话采访前记者应将问题单、有关材料和记录本准备放好。
记录时最好在所提问题下面记录,以便对号入座,有些关键性要点最好再核实一遍。
比如说某人丧生,记者最好追问一句是死了吗?这样就可以避免语音上的误差。
△提问简洁、语气平和
电话采访最忌问题啰唆,谈吐不清。
此外,对方单凭记者声音来判断记者是否可以信赖。
因此,记者千万注意讲话口气,一定要平稳和气,不要急促高调门。
△录音要争得对方同意
现在,中外许多编辑部里的电话附带录音系统。
如果要录音,特别是若要在电视节目中使用声音,必须争得对方同意。
△致谢与回音
打完电话千万不要只说一声“好了”
“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