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记者构思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依赖于情感与想象的相互激发。
我们在前面提及的宋世雄在体育转播中注入思想情感的例证,和陈铎在庆贺教师节晚会上临场即席创作的富有真情实感的一段串联词,都是在思想与情感二者之间取得了协调一致。
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特点,要求记者在感觉方面具有特别精细敏锐的感受力;
在知觉方面能够根据节目的需要迅速判断客观对象的特征,并优先进行选择;
在记忆方面能够用确切、鲜明、通俗的言词表述富于特征的事实、景象、细节,把各种记忆表象组成一个新的结合体。
美国一代娱乐节目主持人之王埃德·沙利文以独具慧眼著称,其成就突出表现于能够感受、鉴别、判断、推出新的娱乐艺术和新人。
他在节目构思过程中,常常闭目静思,在脑海中筛选、确定节目的内容构成。
他的感觉、知觉和记忆能力令人叹服:凡经他在电视上推出的新人,日后大都成为走红的明星。
节目构思还涉及一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现象——灵感。
3.灵感的产生与激发
灵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
记者在构思过程中豁然贯通、茅塞顿开即是灵感的作用。
灵感的来临常常是直接伴随着想象的,也是通过想象的活跃得以实现的;
灵感与构思有着内在的心理联系;
灵感是在高度紧张和艰苦的构思过程中产生的。
许多广播电视节目片名的产生就往往是以灵感为动力的,从而激发出记者节目创作的冲动。
198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看世界》节目是由美籍华人靳羽西制作的。
这个节目的英文名叫ONEWORLD,意思为一个世界。
这个片名是靳羽西从中国儒家“天下大同”
的思想境界获取灵感而引申出来的,她对这个片子的名称颇为得意。
从这个片名的立意可以看到灵感对构思的作用。
《看世界》共播出52集,为中国观众了解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以及北美和南美政治、经济、文化及风土人情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
。
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48小时》节目,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丹·拉瑟主持的。
这个节目的构思立意、选题、角度以及表现手法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节目以48小时为切入点,报道了美国社会各种与人民大众利益切实相关的重大题材。
例如,48小时内发生多少火灾;出生多少个因母亲吸毒而智能低下的儿童;有多少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有多少人死于意外创伤事故……这些选题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目,但用48小时这个角度来透视,就能够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迫使人们无法忘记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这样的节目构思自然是灵感的产物。
灵感虽然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现象,但它产生的基础却仍然在于主持人的生活经验和工作实践。
一个生活、工作经验贫乏的主持人,在节目构思中很难产生灵感。
但具有丰富生活工作经验也并不意味着必然能产生灵感;灵感的产生需要在一定的生活、工作经验基础上为创作节目而进行艰苦的构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