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全面准备(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客观地讲,西方记者采访前对情况准备的重视程度和所下的工夫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法拉奇、克朗凯特、华莱士这些国际著名的采访专家,往往为报道一个重大事件、采访一个重要人物而不惜花费一年半载的时间搜集研究大量情况。

前面提到的《48小时》节目的切入点都是从一个人、一件事的内外在联系中深入挖掘,将报道主题上升到普遍的社会意义上来。

节目从选题到具体表现,都离不开事先的情况准备。

比如,对火灾、吸毒、艾滋病、离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剖析;对美容、健身、急救、器官移植等社会时尚和现象的透视……每一个报道选题都是站在全社会和全人类现实与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反映和再现。

每次节目虽然侧重报道一个问题,时间只有几十分钟,但提供的信息之多,涉及的人物事件之广泛,令观众心灵受到震撼。

可见,这样深刻的纪实性报道,事先不掌握大量情况,采拍时是无法找准切入点的。

4.知识准备

采访记者不可能成为精通各类问题的专家,但却应该对采访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复杂概念事先进行学习,以求获得正确理解。

否则,就难以同采访对象进行双向交流。

我国资深记者黄钢采写的报告文学《亚洲大陆的新崛起》是新闻作品的典范佳作。

然而,黄钢第一次采访李四光时,由于事先对地质学知识的准备不足,致使采访难以深入。

李四光要不断地对地质学理论概念进行基本常识性解释,两个人交谈很不投机。

最后李四光送给黄钢一本《地质常识》,建议记者先看看书,然后再采访。

之后,两人的交谈达到了双向互动的效果。

试想,如果不是黄钢这样一位老记者而是一个新手前去采访,李四光一定会对记者的能力产生怀疑,或许不再接受采访。

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如果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不必一面谈一面对所有问题都进行一番解释,那么他就可能爽快地、充分地谈”

[3]著名记者徐迟采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名噪全国。

数学家陈景润像许多科学家一样,既有个性又特别珍惜时间,是一位难以得到采访机会的人物。

徐迟在采访前对数学基本常识、术语以及陈景润研究课题的复杂概念进行学习、消化、理解,正式采访时高效率地利用了难得的采访时间。

由于徐迟在知识性问题上没有遇到难以理解的障碍,采访得以顺畅进行。

广播电视采访时间长度有限,是以分秒计算的。

一般情况下,正式开机采拍时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就某些专门术语进行询问。

那样不但打断了采访对象的思路,也破坏了整个报道的结构。

因此,采访前对专业性知识必须从概念上有一个基本的领会,才不至于在屏幕前出漏洞。

5.心理准备

采访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活动,记者同采访对象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起作用。

“采访是一个不能完全控制的过程,我们或许还可以掌握某些变化的因素,但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我们是无法掌握的,这就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

[4]在采访活动中,遇到人为和自然的障碍是不足为奇的,因而记者在采访前要有一定心理准备,才能应付各种突然变化和克服各种困难。

通常,记者采访在心理上的准备至少要考虑这样三个因素:

一是估计采访对象合作的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