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确定重点
banner"
>
确定重点即是寻找采访的主攻点。
具体讲,也就是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重点对象、声音选择和主要画面。
1.重点范围
确定采访重点范围,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许多刚刚学习采访的记者往往觉得什么都重要,导致采访时平均使用力量,搞出的报道面面俱到。
实际上,广播电视报道的时间容量非常有限,只能突出主要内容,日常的每日新闻节目中的动态性新闻一般只有1分钟左右,特写、专题大都是5~30分钟,大型纪录片、系列专题片每集长度往往不超过1个小时。
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突出什么内容,穿插什么形式的采访必须围绕某个中心点来选择。
故此,采访前心中一定要明确采访的侧重点,才能找准突破口,切入正题。
那么,怎样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呢?办法是,根据采访目的确定“主攻方向”
。
有经验的记者采访前首先对自己阐述一下采访的目的,目的越清楚,主攻方向越容易测定。
如果采访前自己对采访目的都搞不清楚,自然就难以确定明确的目标。
没有明确目标,采访范围也就没有了确定的依据。
其后果必然是盲目被动,眉毛胡子一把抓。
“报道的重点是什么?”
“这是你要向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你应该能够用一句话写出问题的答案,并且最好是在35个字以内。
这就是你对焦点的陈述。
把这句话置于报道的最上方,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焦点。
如果你决定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这句陈述将成为你报道的导语。
如果你希望用一个更有创意的导语,这句陈述将成为你的焦点段落——也成为核心段落(nutgraph)。”
[5]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采访题目纯粹是探索性的,往往难以确定某一个侧重点。
例如,人物个性采访,思想观点的揭示,大都要对广泛的题目进行交谈。
在这种采访中,记者不能局限在某一思路中。
然而,思路宽并不意味着漫无边际。
记者可以根据探索性问题的逻辑顺序确定采访的范围,也可以根据思想观点的重要程度安排采访的主次顺序。
在广播电视采访中,无论是现场快速采访,还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人物专访,都应切忌毫无目的。
采访的目的和采访的重点范围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目的明确才能确定重点,确定重点才能集中目标。
2.重点对象
广播电视采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定向选择;二是阶段选择;三是随机选择。
定向选择一般在采访前就确定好重点人选;阶段选择往往随着采访的深入,按照新发现的人物线索进行特定选择;随机选择主要是在采访现场、在大庭广众下临时选择。
定向选择注重典型性;阶段选择带有指向性;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