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采访活动的历史演变(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真正有所发展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时至今日,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的经验已经系统化、理论化,构成了一门独立的实际应用新闻采访学科。

按照时间顺序,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见下)。

(1)起步阶段

1815年8月5日,第一张中文近代化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出版。

创办人是第一个到中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主编是另一个英国传教士米怜。

中国人梁发,又名梁亚发担任刻版、印刷、发行工作。

梁发原是个刻工,应募为英美传教士刻印宗教书籍。

1815年随米怜到马六甲,转年受洗礼入基督教。

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出版期间,他曾以“学业”

的笔名为该报写稿。

在我国新闻史上,他以第一个广义上的新闻记者身份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由于这份报纸的内容首为宗教,次为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梁发的新闻活动必然受到该报办报意图的限制,因而他的新闻活动并不是狭义概念上的采访活动。

从1815年始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海外和中国境内创办了多种中外文报刊。

创办人多是熟悉中国情况或通晓中文的传教士和商人。

报刊的内容从宗教宣传起始逐步拓宽到商业活动、文化信息、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等。

例如:1828年创办的《天下新闻》突破书本式装订,采用活版印刷、散装发行,主要刊载中国和欧洲新闻。

1832年创办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政府机构、法律条例、朝廷要员、中外关系、内外贸易、山川海港、军队装备、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做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同时也广泛报道了西方商人、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该报文体多样,有论文、游记、消息、通讯、书信等。

文章的主要撰写者大多为西方在华的知名人士,中国人梁进德等也曾为之写过报道。

1933年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张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宣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兼载宗教文化、行情物价。

该刊关于酒徒打人致命的报道,关于105岁老翁同22岁女子结婚并生子的报道是近代中国报刊中最早的社会新闻。

由于在中国近代化报刊发展初期的近半个世纪时间里都是外国人垄断,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不可能不受到历史的局限。

无论是梁发还是梁进德等人,他们的新闻活动仅仅是一般性地写文撰稿。

即使是外国人,他们自身的工作分工主要是编撰文章,专职采访记者寥寥无几。

从根本上看,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意图是为其文化入侵服务的。

但在客观上,这些报刊引入了西方新闻业的经验,展现了中国新闻业初期发展的一角天地。

(2)开创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打破了洋人完全垄断中国新闻业的格局,自己开始创办报刊。

1858年11月15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

初为双日刊,很快改为日报。

该报新闻来源多译自外报或转录清朝的《京报》。

此外,向社会征求社会新闻的来稿。

同时,注重商业行情和交通信息,另印《行情报》,随《中外新报》一并发送。

值得一提的是,《中外新报》发行期间,提出“叙事必求实际,持论务期公平”

的报道原则。

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己办报伊始就开始遵循一定的新闻报道规则。

继《中外新报》之后,中国开始进入自己开创新闻业的新阶段。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中国境内的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昭文新报》,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王韬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个政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财源滚滚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异世界开局全点厨艺地球人真恐怖自君别后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悠哉兽世养养崽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综英美]别催,天使兽在进化了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影视世界旅行家快穿之十佳好妈妈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直播荒野食神小奶拳警告,六个舅舅拼命宠伏天氏神秘酷宝:爹地,大佬妈咪飒爆了不让江山我,纣王他弟,拉着道祖搞事业重生成马甲大佬后系统又在嗑糖了南明第一狠人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枷锁真千金有读心术[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