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任何一个记者,担心出错主要是事实判断上的失误。
概括起来,记者采访就是要迅速地捕捉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5.采访方法
记者采访的基本方法是: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
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而这种调查研究正是运用这些基本方法来进行的。
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其他类型的调查研究也采用这样一些方法,但因其目的不同、社会连接的方式不同,所以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大差异。
明确这些不同点,可以使我们更为清楚地了解、认识记者采访的规律。
历史学家调查研究是为了考证史实,探究历史的本来面目,他们考察、研究注重的是史料。
而记者研究史料是为了武装头脑、增强洞察力,运用史料是作为背景分析,而侧重于主要事实、最新的信息。
侦探调查研究是为了破案,他们可以使用破案的手段。
记者调查是为了探明事实真相,不能使用破案的手段。
记者采访注重捕捉现场场景、氛围、细节,而行政、科研调查却不必这样。
记者同人打交道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基础上的,因此,不具有行政指令或司法上的强迫性。
因而,采访的方法在使用上具有许多的特殊点。
那么,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这几种方法在记者采访中是如何运用的呢?
一般来讲,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有时采用两种方法,有时多种方法并用。
这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完全视采访的需要而定。
访问是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事实的采访方法,有人认为75%的信息来自访问。
观察是记者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发展或者结果,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较好途径。
体验是记者感受事物的方法,可以产生最直接的、切身的体会,这种独特的方式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发挥特殊的作用。
研究资料是为正式采访而进行的采访。
我国著名记者艾丰认为,它是采访的入手点,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电视记者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同其他媒介记者一样要遵循基本规则。
所不同的是,电视采访的一些方式能够作为报道的形式或节目样式在屏幕上展现出来。
例如,中央电视台《万家灯火》节目的“体验”
栏目,就经常采取记者体验感受不同生活角色的方式进行采拍报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有一次,记者张越体验一个残疾人的生活,从早到晚坐在轮椅上到社会上进行各种生活中必须进行的活动,打出租车、看电影、打公用电话等,另外的记者将她的感受和所遇到的各种情况采拍下来,展现在屏幕上,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当然,体验感受的方法并不仅仅是用于这样的采访活动中,它还适用于其他特殊的采访活动。
例如,新华社记者郭超人1969年采访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时,就亲自登上了6600米的高度,写下了著名的通讯《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6.采访时效
记者的采访时效是分秒必争。
相对来讲,记者的采访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中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讲求时间效率,有时甚至要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进行。
截稿时间、播出时间对记者采访时效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要求,这种时间上的压力往往可以锻炼记者采访的速度。
有时候,记者处在一种刻不容缓的状态,心理上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时镇定的态度、纯熟的技巧往往可以减轻这种压力。
“抢新闻”
这三个字形象地刻画了记者采访的状态。
对于采访动态性新闻的记者来说,时间好比是催促的动力,时刻要想到截稿的时间在等待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
在某种意义上讲,时效性集中体现了记者采访的难点——在有限时间内挖掘到新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