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演播室系统配置
广播频率、电视频道资源
上海广播电视台充分调动和集合旗下现有15个电视频道和11个广播频率资源。
上海新闻综合频道和东方卫视进行了为期3天的开幕式全天大直播;第一财经、外语、纪录片等各个专业频道也通过各自平台,以新闻、综艺、音乐、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在不同人群中形成了世博节目热潮。
广播方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广新闻台并机推出了为期三天的世博大直播《璀璨世博耀浦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990早新闻》《990晚间新闻》和东广新闻台的《东广早新闻》《东广滚动新闻》共编排播出世博相关消息报道800多条(次),形成了很好的舆论合力。
除了世博园区概貌、开幕仪式、烟火表演等议程类硬新闻外,还报道了像《“世博人家”
多才多艺》《亮丽外滩迎接世博》等软性新闻题材。
从人到事,从园内到园外,点、线、面全景式地展示了世博盛况,不仅从广度上面面俱到,而且从深度上开拓了新闻报道的内涵,丰富了节目的内容。
在报道中,世博园航拍的镜头,采用的是央视的画面;一些时政消息,如,国家领导人迎接出席世博会的各国嘉宾、会见某某国总理,用的是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新闻。
多样化的嘉宾解读和高频率的记者连线,使得节目亮点频出,时政消息、嘉宾约见和记者连线相互协作,组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
而在嘉宾的设置方面,东方卫视发挥了本地媒体的地理和人脉优势:除了在园内、园外多处设点进行直播连线,上海台还在不同的节目时段,针对不同的节目内容,邀请到了最适宜的节目嘉宾,进行分析、解读。
如,在介绍世博园区概貌、规划时,邀请到园区运行指挥中心指挥长许定,在解读世博开幕式表演时,邀请到世博会开幕式总导演滕俊杰等,同时复旦大学多位教授也先后来到演播室与主持人聊天、以学者的角度分析、探讨世博会的台前幕后。
上海电视台充分调动了全台上下,频道和频道间的资源,使之共享,像关于世博人家,动迁居民的报道,采用的就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节目片段。
这样多元的节目形态不仅丰富了形式,也凸显了主题,满足观众信息需要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得轻松、愉悦,起到了很好的视听效果。
上海地区36个频道同步转播了开幕式,开幕式的节目收视率达到37.02%,节目收视份额达到77.29%。
从全国26个城市的数据来看,开幕式在全国26个城市的收视率达到17.66%,同时段收视份额占41.01%,东方卫视在开幕式的转播中收视率达到1.44%,仅低于央视综合频道,位居第二。
《世界,你好!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直播特别节目》,3天收视到达率为20.6%,意味着全国有3亿观众通过东方卫视收看了世博会开幕式和开园活动。
其中,开幕式当晚,东方卫视和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本地收视率分别为4.18%和10.33%,东方卫视在全国26个城市中收视率达到0.88%,在全国卫视收视排名中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2.报道特色:多视窗直播、记者连线、体验报道
上海电视台的世博会开幕式报道充分调动了各路记者的机动性,不仅在世博园内各主要出入口、各主要场馆设置了直播连线点,还在园外,如机场、火车站、收费站也派出多路记者,传回前方的信息。
同时,新闻中心还不断与当地中心气象台、交警指挥部门、轨交运营中心等部门的值班负责人进行连线,甚至与东方卫视驻香港记者连线,了解当地对世博会的感受,以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呈现世博报道。
据统计,在世博会开幕式3天的直播中,共直播连线200余次,平均每个记者约6.6次。
其中,世博园内报道占到约60%,园外报道占到约40%。
此外,节目还对直播的技术精益求精。
除了采用基本的“二框”
“对等框”
作为连线时的画面表现形式,节目还率先运用了“六框直播”
的多视窗形式,比如,其中一个大框为主演播室,另外五小框分别为,交通、气象、园区内外各直播点的信号画面,包围在主框外,同时配以实时在屏幕下方滚动的新闻快讯,使整档节目看上去更为丰富和多元,这对于整合世博园区信息、提供出行指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园区内上海广播电视台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世博眼”
演播室,可以360度旋转,环视世博园区情况,主持人背景可以随着直播室的旋转而变换,可以与位于电视台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双框对切。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特别节目中,3个演播室功能各异,相得益彰,主演播室担当了实时信息的播报和与前方记者连线的角色,而世博眼演播室、东视剧场则一个侧重园内服务信息,一个侧重世博人物的展示、挖掘,软硬结合,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