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虹桥机场副总经理李德润:清场工作半个小时就可以结束。
记者:这次意外事故对今天虹桥机场飞机航班的正常起飞会有多大的影响?
李:根本没有影响。
百万群众大转移
〔同期声〕气象工作人员:如果这样来看,就是在温岭附近,(登陆)时间在9点30分左右。
今天下午4点,省气象台专家最终确认,今年11号强台风,今晚9点前后在我省沿海登陆。
此时,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5千米到30千米的速度向我省海岸扑来。
窗外狂风呼啸,大雨滂沱,省防汛指挥部内气氛凝重。
省委书记、代省长等党政军主要领导正在召开紧急对策会议。
省委书记坐不住了。
〔同期声〕省委书记:凡是台风登陆经过的地方,我看要下死命令,该转移的转移,该撤退的撤退。
副省长当即操起电话,给几个市县一一下达了紧急撤退命令。
一场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大动员、大转移十万火急地在沿海各地迅速展开。
部队官兵上去了,党政干部上去了,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一切手段开始高速运转。
“人在大堤在”
,过去我省曾发生过上千护堤群众被台风卷走的惨剧。
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家园可以重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时间在分秒流逝,台风在步步紧逼。
下午6点,离台风登陆只有三个小时了,焦急不安的省委书记打电话给省电视台:新闻播出是否可以打破常规,时间不等人哪!
天渐渐黑了,风更大,雨更急。
台州报告,部队的两艘冲锋舟和三艘橡皮艇已成功靠上了蛇盘岛;温州报告,正在南海钻井平台作业的96名中外技术人员,安全撤回了龙湾基地。
放心不下的柴松岳匆匆赶到了钱塘江一线海塘,他要亲自看一看群众是否已真正转移了。
听说海塘内的部分养殖户死守、不愿撤离时,他下了死命令:对那些真正不肯走的,要采取强制措施,架也要把他们架走。
晚上9点30分,11号台风在台州登陆,其强度之大为我省历史所罕见。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多小时,全省却突击转移了近百万群众,人员伤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上述两条消息分别是1998年上海东方电视台记者和1997年浙江电视台记者报道的。
一般来说,长消息和短消息在写作上的原则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篇幅的长短不同,短消息更加精练、简短、概括。
下面是两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短消息。
第一条是1997年厦门电视台记者报道的;第二条是1998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报道的。
民警陈煌奋不顾身排除爆炸装置
9月10号上午,厦门市警方在杏林西滨村的一部微型货车上发现一个爆炸装置,这个装置上安有定时器。
在现场的杏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陈煌立即站了出来,拿起爆炸物迅速穿过村庄,避开人群,朝村边一片空旷的农田跑去,同时大声提醒周围的群众赶快离开。
爆炸物在一出手的瞬间爆炸,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陈煌同志面对危情奋不顾身,舍生排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表现出一个人民警察对人民的忠诚。
杏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陈煌去年曾被评为特区青年卫士和省优秀人民警察。
他在多年的刑侦工作中表现突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总是冲在最前头,侦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另据警方调查,这起爆炸事件是一起蓄意杀人未遂案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