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翻转”
“定格”
“虚化”
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视节目中,特技转场有时不需要解说词的介入,否则会让受众产生重复和啰唆之感。
如果是明显的段落划分,解说往往跟随特技转场的转换,对下一个段落加以解释说明。
上面介绍的都是常用的转场手法。
转场手法远不止这些,电视报道可以灵活运用转场手法,但基本的原则是一样的。
记者只有把握这些基本原则,才能使解说写作更加符合电视的特点,发挥更好的作用。
3.解说词与现代画面剪接手法
电视画面编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有规则。
这些风格和规则直到今天仍然是画面编辑遵循的准则;但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作为表达时代的画面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以新的技巧和手法展示时代,展示社会,展示人类。
纵观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画面编辑,其发展趋势正朝着新颖、高度、综合、速度等方向展开,呈现出几种典型的趋势。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应该适应现代画面的剪接手法。
(1)解说与大信息量剪辑
大信息量剪接手法使得电视新闻报道节奏加快,要求解说词写作加大信息量。
这是适应高度密集的信息社会而产生的一种剪辑手法。
它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注重画面的信息密集性及内容丰富性。
在写作时,要注意那些信息含量大的画面,从多角度多层次报道事物,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给观众以大量的信息。
这种剪接手法在画面表现上,注重的是画面的容量,无论是全景、中景还是近景、特写,每一个画面都包含某种信息,而且信息包含得越多,其价值就越高。
解说的写作必须根据画面的容量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说的写作中,要突出新闻价值,注重用新的信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大容量的画面加上转换的速度,往往使收视者应接不暇。
这种剪辑手法大多用在内容密集的作品上,以“饱满”
的镜头表达丰富的内容。
它以叙述手法为其基本剪辑规则,用高速、大量运转的画面叙述主题内容。
举例说,在介绍企业集团时,不仅介绍企业本身及其产品,还要从多侧面介绍企业与社会的各种主要关系及企业发展的前景,等等。
解说词在这类的报道中就要从多侧面来反映报道的主题。
大信息量剪辑手法是目前欧美电视界流行的一种画面剪辑手法。
电视报道本身就在传布一种信息,而信息量的大小可作为衡量报道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也是衡量解说词的标准。
从心理学角度看,收视者观看一部作品,总是期望多获取些信息,多得到些感受;而传播者当然更期望多传播些信息,多给受众一些感受。
从这个意义上看,大信息量剪辑手法打破了常规的那种单一信息剪辑手法,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
对于解说词写作来说,大信息量剪接法要求写作的节奏明快,语言表达简洁。
(2)解说与快频率剪辑
快频率剪辑手法对解说的要求是:紧密配合画面的快速变化,用准确的语言帮助受众理解画面的内容。
时代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有时容不得人们停顿下来静静地思考、研究、领会;快频率剪辑手法正与这种时代特点合拍,强调镜头剪辑的频率要提高到最大限度,使作品的节奏得以大幅度地提高。
由于这种剪辑手法的出现,解说词写作的速度和强度也随之变化。
快速的节奏使画面更流畅、更紧凑,给收视者以痛快而淋漓尽致的视觉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