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电池盒”
“防滑胎纹”
。
林正阳接过图纸,仔细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二十年前,我也画过这样的图。
那时候,我连纸都买不起,只能画在地上。”
阿?的眼睛亮了一下。
“来吧,”
他说,“我们今晚就开始。”
当晚,全村人自发搬来了家里的工具:一把老虎钳、半卷电线、一块还能充电的电动车旧电池、一台报废收音机里的变压器。
甚至连村小学的科学老师也翻出了尘封已久的万用表。
林正阳带着阿?,在火塘边搭起临时工作台。
他教她如何用铜丝绕制简易电磁线圈,如何将废旧摩托大灯改造成照明系统,如何利用山泉水流带动微型水力发电机为电池预充。
“技术不是魔法。”
他一边焊接电路一边说,“它是无数个‘试一下’堆出来的。”
凌晨两点,第一盏真正属于这辆车的灯光亮了起来??稳定、明亮,照得整个院子通明。
孩子们欢呼起来,阿?却没动,只是紧紧攥着手中的开关,指节发白。
第二天清晨,林正阳召集全村召开了一场特别会议。
他站在晒谷场上,身后是那辆正在接受改造的三轮车。
“我不是来送钱的,也不是来施舍的。”
他说,“我是来借一双愿意动手的手。”
他宣布启动“微光行动”
??一项针对极端偏远地区个体技术赋能的试点项目。
每年遴选一百个像阿?这样的青少年,提供基础工具包、远程导师支持和开源技术文档,目标不是造多少辆车,而是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明白:**你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消息传开后,报名通道在四十八小时内涌入超过八千份申请,覆盖中国西部七省区以及缅甸、老挝边境村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迅速跟进,表示愿为该项目提供初期物流支持。
而在怒江,阿?成了第一个正式学员。
她的三轮车最终被改造成“移动医疗辅助车”
??加装了保温箱(用于运送药品)、GPS定位模块(由林正阳团队捐赠的二手卫星信标改装)和简易语音报警系统(用废旧手机主板编写触发程序)。
出发那天,全村人列队相送。
阿?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握方向盘,脸上不再是怯懦,而是一种近乎庄严的平静。
林正阳拍了拍车身:“记住,轮子不怕慢,只怕停。”
车队缓缓驶下山坡,消失在晨雾之中。
与此同时,远在瑞士日内瓦,一场闭门听证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美国代表强硬质疑“万象中枢”
开放协议的安全性,声称其情绪识别模块可能被用于“大规模心理干预”
。
中方代表团团长托马斯?赵平静回应:“请各位看看这个视频。”
屏幕上播放的正是阿?点亮车灯的那一幕。
镜头缓缓扫过孩子们惊喜的脸庞,最后定格在她手中那把沾满油污的扳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