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长岛诗踪(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上好天气,却也胜似胡先生,未因风雨停舟。

我们在霏微的细雨中登上了海军快艇,迎着五级海风和滔滔白浪,向海天深处驶去,转瞬间,就溶人了黄海海面的烟雨溟蒙之中。

我不顾剧烈的颠簸,屹立在甲板上,尽目力之所及,按图索骥般地辨识着四周的列岛。

像刘玄德三顾茅庐途中误把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认作孔明一样,我也曾把迎来又送走的几个岛屿猜想成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一大长山岛。

眼看着又一个面积很大的海岛擦船而过了,却见快艇绕过山头急转身来向北驶去,在一个呈钳形对峙的码头停泊了。

这里是包括一百二十个岛屿的长海县的县府所在地,是长山群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像是蓦然面对神交已久却缘悭一面的老朋友,我亲切而又陌生地细细地打量着它。

那一排排矗立着的现代感很强的整齐的楼群,那整洁、开阔、平坦,覆盖着绿树浓荫的柏油马路,那环绕着碧绿的海湾,满布着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游人的环海公园,仿佛一齐在向我诘问:这就是你想象中的海岛吗?不必深人访查,单凭上岸后的直观感受,我也要重新构写我的“长岛诗踪”

了。

在这里,优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存与现代文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承主人告知,早在六千年前,远古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了。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时期的贝丘遗址,汉代的屯兵营,辽代的烽火台,清代的石城,近代的北洋水师军港遗迹,至今还般般俱在,可以一一指认。

但是,渔民的英雄后代并没有满足于他们先辈的功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筑起了中国第一座县级民用飞机场;架设了贯穿全县各个乡镇,与国家电网接通,总长达二百多公里的海底电缆,使长山群岛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明珠;修建了设备比较先进的科教文卫设施。

长海人惯开顶风船,生就一副搏击风浪、勇争上游的铁臂膀。

过去,他们的船队落后,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硬是建起了抗风、续航、应变能力都很强的大型船队,雄踞神州海域。

就连只有三十几个人的县文工团,也敢于去争全国的头排座。

他们自编自演的《海蓬花》,竟在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中夺得了剧目奖和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弄得那些声名煊赫的大型剧院瞠目结舌。

此行破除了我的孤陋寡闻,修正了对于这个驰誉全国的海岛县的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想象,收获是巨大的。

唯一感到缺憾的是,两日的勾留,竟然没有搜集到一则神话传说,这也是出乎意料的。

有人把神话传说称作史前艺术的折射镜和显像板,因为透过它可以窥见远古先民的精神世界,捕捉到史前的民俗民风和社会影像。

当然,社会历史毕竟是突飞猛进的。

争上游,向前看,又是长海人的特质。

解放四十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十余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创造了一切。

他们已经不再相信什么“超人的神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而神话失踪了,好事一粧,何憾之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