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里,疲惫的双腿向稼轩先生提示着老之已至。
而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则使随园老人深谙衰年的苦楚:“老去神昏夜不眠,更筹数尽五更天。”
由少壮而老迈,由劲健而衰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这原是铁一般的自然规律。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朋友葛莱西安诺曾经发问:“谁在席终人散以后,还能保持初人座时那么强烈的食欲?哪一匹马在漫长的归途上能像起程时那么长驱疾驰?”
这是不答而自明的。
而他的喟然叹惋,也是极富哲理性与真实感的:
一艘新下水的船只扬帆出港的当儿,多么像一个矫健的少年,给那轻狂的风儿爱抚拥抱。
可是等到它回来的时候,船身已遭风曰的侵蚀,船帆也变成了百结的破衲,它又多么像一个落魄的龙钟浪叟,被那轻狂的风儿肆意欺凌!
当然,对于这类一般性的自然规律,人们的认识、想法也并不一致。
一首老年的述志诗,是这样写的:
路遥,正是测马力的时候。
自命老骥就不该伏枥。
问我的马力几何?
且附过耳来,
听我胸中的烈火,
听雪峰之下内燃着火山,
听低啸的内燃机运转不息!
看了着实令人五内升温,感发奋起。
是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生,而不同的人完全可能让生命呈现出不同的相对长度。
如何设法使生命永远成为一团烈火,一股清泉,燃烧着理想,流注着憧憬,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向着各种新的可能性敞开,永不封闭,永不凝滞,这确是一个富有意义而且引人深思的话题。
但是,生无所息,奋力拼搏,毕竟不能止于励志,而首先是一种实践,这就不能不受到体力与智力的制约。
古代的桓温看到他当年亲手种下的柳树,“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
薛平贵“一马离了西凉界”
,兴冲冲地回到阔别一十八载的武家坡,想不到发妻王三姐竟觌面不识,诧异地说:“儿夫哪有五绺髯?”
薛平贵及时地提醒她:你也是同样,“不是当年彩楼前”
了。
寒窑里找不到菱花镜,且到水缸上照容颜。
不照还好,一照,王三姐哭了起来:“呀,老了!”
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寿登耄耋,也属常事。
所以,对于身体状况,许多人常常自我感觉良好,我就总是不愿意承认老之已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