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生命还乡的欣慰
banner"
>
每当我徜徉于大自然赐予的这一片敞开的大地上,总有一种生命还乡的欣慰与生命谢恩的热望。
我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于是,便留下了笔底心音。
它是我在这自然的怀抱中居停的宣言书和身份证,是我探寻真源的心灵印迹和设法走出有限的深深的感悟。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这句诗因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悠悠万物,生息繁衍,无始无终,作为个体的人却不过是匆匆的过客。
而要使这短暂的居停超越瞬间走向永恒,就理应把存在审美化,使之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用海德格尔的话讲,就是“通过原一,大地与天空、神圣者与短暂者,四者统一于一”
。
由此,便产生了原根意义上的诗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与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虔敬和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相比。
从庄子、屈原到谢跳、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诗人们一直行进在寻求存在的诗化和诗的存在化的漫漫长路上。
这些诗哲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幅幅风景画,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情绪,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它是人“诗意地栖居”
的情怀,是对自然的审美观照。
当我面对山川胜景时,前人对于自然的盛赞之情便从心中沛然涌出。
这些美的诗文往往导引我走向那些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审美境地,从古老的文明中寻求必然,探索内在的超越之路。
于是,我“因蜜寻花”
,或如庄子所言,乘美以游心,脚踏在自在的敞开的大地上,一任尘封在记忆中的诗文涌动起来,同那些曾经驻足其间的诗人对话。
心中流淌着时间的溪流,在溟蒙无际的空间的一个点上,感受着一束束性灵之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在山水间,大自然与那一个个易感的心灵,共同构成了洞穿历史长河的审美生命、艺术生命,“天地精神”
与现实人生结合,超越与“此在”
沟通。
大自然,成为人们的生命之根、艺术之源。
当我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溯,极目望去,也常常会感受到生命之重,前思古人,后望来者,天地悠悠,心潮喷涌。
作为地球上的暂住者,我习惯于饱蘸历史的浓墨,在现实风景线的长长的画布上去着意点染与挥洒,使自然景观珞上强烈的社会、人文色彩,尽力反映出历史、时代所固有的纵深感、凝重感、沧桑感。
站在大自然的一座座时空立交桥上,任心中波涛滚滚翻腾,那种凿穿了生命隧道的欢愉,那种超拔的渴望,飞腾的觉悟,走向自由、自在的轻松,又使我渐渐地有了对于儒、释、道以不同方式界说的“天人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