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复,紧接着,又收到了王冠华写给我的第二封信。
原来,她的丈夫有个胞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沈阳工作,兄弟间书信频传,互通情愫,这对于万里睽隔的亲人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慰藉。
可是,在“十年动乱”
期间,彼此的处境都十分艰难,自顾不暇,音信便完全隔绝。
来信委托我代为探询他们弟弟的消息。
我按照信中提供的名字和线索,多方查访,了无结果。
后来在一次闲谈中,偶然提及此事,凑巧一位朋友熟悉此人,他们在“**”
中,曾一道被遣送到辽西山区“下放改造”
,其人现已调人某单位任秘书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原来,他前些年改了姓名,以致费了许多周折方才找到。
我满怀着喜悦的心情,马上与他取得联系,并请他看了来信。
刚刚读过数行,他便激动地紧紧握住了我的手,说:“感谢你的帮忙,真是‘家书抵万金’哪!”
回信,自然无须我代劳了。
过后老大姐专函致谢,她以欢快的笔调告诉我:“这些天,我们全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虽然我没有找到哥哥,但我们老两口却相继找到了各自的弟弟。”
也许是因为做了一件有益于人的事情吧,我也深深感到快慰。
驹光如驶,转眼间我离开省城已经一年多了。
一次,去沈阳开会,与那位秘书长重逢,顺便问及令嫂的近况。
他那原本开朗的笑靥,顿时沉黯下来,凄然地说:“她已经在去年十月份故去,太可惜了!”
从谈话中得知,这位老大姐“**”
中遭受到严重迫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彻底平反,并重新回到了教学岗位,连续几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三八红旗手”
。
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竭力。
近年虽然肝区时时作痛,但从未声张,更不肯扔开教学去医院就诊,后来竟至不起,经诊断为晚期肝癌。
对于她的猝然谢世,我是深为痛惜的。
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位具备“红烛精神”
和“春蚕品格”
的好大姐而感到自豪。
后来,收到逝者的女儿(她也是教师)寄来的母亲遗照。
这是一副鬓发花白、蔼然可亲的典型的“园丁”
形象。
从大姐生前那带着微笑的面容,看得出她对教育的春天的到来和自己晚年的执教生涯是眷恋而惬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