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在一首《听雨》词中,通过追怀生涯中的三段里程,着力湓染凄苦冷寂的意境,以暗托其深沉的故国之思: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本来是没有灵性和知觉的。
无情抑或有情,都在于人的感受。
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说的:
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
为入愁人耳,皆为断肠声。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对雨向来抱有好感。
童年时代,每逢落雨,我都跣着双脚,跑到街头玩耍、嬉戏。
有一次,因为在雨中贪玩、摸鱼,竟然忘记吃饭,误了上课,塾师带着愠色,让我背诵《千家诗》中咏雨的诗篇。
当我吟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等令人赏心悦目的清丽诗章之后,老师轻轻点了一句:“朱淑真的诗,你可记得?”
我猜想是指那首“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的,因为觉得有些败兴,便摇了摇头。
老师也不勉强,只是轻叹一声:“还是一片童真啊,待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懂得人生了。”
当晚,听父亲说,十年前的一个雨夜,在警察署长家里充任家庭教师的先生的爱侣被东家奸污了,第二天,便含愤跳进了辽河。
先生以戊子年五月生,授徒当时不过五十几岁。
如今,我已超过了这个年龄。
但是,时移世易,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他那样的遭遇再不会重演了。
所以,我对雨终无恶感。
思绪,像一个扯不尽的线团萦绕着,楼外,淅淅沥沥,雨还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