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刻意求新(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英国诗人雪莱也说过:“我不敢妄图与我们当代最伟大的诗人比高下。

可是,我也不愿追随任何前人的足迹。

凡是他人独创性的语言风格或诗歌手法,我一概避免摹仿,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作品纵使一文不值,毕竟是我自己的作品。”

模仿、蹈袭,当然比独创要容易得多。

但模仿、蹈袭绝不是艺术,它只能使人倒胃口。

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客店主人为了使在客店中歇夏的旅客高兴,暗中叫一个人藏在丛林里摹仿夜莺歌唱,非常逼真,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赞誉。

但是,当人们得知这美妙的歌声竟是由人摹仿的,马上对原以为美的声音感到讨厌了。

艺术如此,科学也不例外。

创造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部科学技术史,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

如果停止了创造,科学就会停止了发展,社会也就停止了进步。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因为摹仿他人而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的。

俄国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有句名言:“独创性不是为天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天才必要的属性,是区别天才和单纯的才能或才赋的界限。”

他还说过:“人才,永远是精神的创造力量的化身,生活的新的报知者。”

所以,培养创新意识是促进入才成长的重要标志。

要想成才,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勇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舍此绝无他途。

当然,我们强调独创,绝不是否定师承与借鉴的作用。

社会与历史,科学与艺术,都是有继承性的。

即使前面谈到的那个谢榛,他在提倡独创性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学诗者须“取李杜十四家最胜者,熟读之以会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

因为任何独创都须奠基于坚实的基础,植根于肥腴的土壤。

师承百家与发展个性,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广泛地学习与借鉴,重视人才的师承作用与互补效应,才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克服“习惯性思维”

,不落窠臼。

这是发展艺术、科学的正途,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