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蚊蝇作祟,驱除无策,只好寄厚望于九秋的严霜了。
清代进士甘汝来也写了一首《杂诗》:“青蝇何营营,呼群污我衣。
我衣新且洁,蠢尔无是非。
驱之薨薨起,穴隙更乘机。
蹙蹙靡所避,终日掩荆扉。
叹息尔微物,终安所凭依。
西风动地来,秋霜下严威。
看尔翩翩者,能再几时飞。”
同样是期待着风霜助阵,布下严威。
今天不同了,法治社会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肆意造谣诬陷、谗毁无辜者,一律绳之以法。
作为个人,对付谗言也有许多有效办法——
首先,要头脑清醒,掌握规律,辨识伪装,认清真相。
谗人得势,往往由于其擅长遮掩罪恶本质,而予人以忠诚、顺从的假象。
如果只看其貌似忠厚、谦恭的外表,而忽略探求本质,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而对于诤言与谗言的区分,同样也应透过现象,认清实质。
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有过十分透辟的忠告:结党营私之徒相互吹捧,君子不能听取;陷害好人的坏话,君子不能相信;嫉妒、压抑人才的人,君子不能亲近;凡流言蜚语、无根之谈,不是经过公开途径而传播的,君子一定要慎重对待。
其次,对于造谣生事、倾陷他人的恶行,不能听之任之。
必须追索谣源,一抓到底,对构成诽镑罪、诬陷罪的,要依据法律严加查处,不予宽贷。
使人们认识到,凡蓄意谗毁、中伤他人者,绝不会有好下场,从而知所戒惧。
第三,“是非来人耳,不听自然无。”
作为被谗毁者本人,对那些“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
(《荀子致士》),应以一副不屑一顾的气概,完全不去理会它。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连眼珠子都不转过去。
或者像东坡居士所吟咏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