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桐江波上一丝风(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罢,叹息登车而去。

过了几天,光武帝再次亲自前来敦请。

他们在宫中忆叙了旧曰的友情,讨论了治国之道,相对累日。

谈得困倦了,便同卧在一张**,严光竟“以足加帝腹上”

,于帝王之尊,视之蔑如。

第二天,太史慌忙奏报:有客星犯帝座,情况十分紧急。

光武帝笑着告诉他:不必大惊小怪,是我与故人严子陵共卧一床啊。

光武帝任命严光为谏议大夫,但他坚决不肯接受,执意回去隐居,皇帝不便勉强,只好听其自便。

这样,严光就回到了富春山下七里泷中,钓他的酸菜鱼去了。

十二年后,光武帝再次聘他人朝辅政,他仍然不出,最后寿登耄耋,安然故去。

后人就把他隐居之地称为严陵濑,指认江边两座拔地而起的突兀石台为严子陵钓台,并在钓台旁边修了一座严先生祠,历代奉祀不衰。

参谒过祠堂之后,我应主人之邀,即兴题了两首七绝:

忍把浮名换钓丝,逃名翻被世人知。

云台麟阁今何在?渔隐无为却有祠!

江风谡谡钓丝扬,泊淡无心事帝王。

多少往来名利客,筋枯血尽慕严光!

七里泷既然是严子陵避官归隐、耕读渔钓的所在,当日无疑是非常阒寂的;今天却已经熙熙攘攘,游人云集了。

但桐庐人毕竟是高明的,他们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没有趋时媚俗,像某些风景点那样,在钓台搞一些粗俗不堪的仿古建筑或者游乐设施、神怪景观,而是以弘扬华夏文明为宗旨,坚持高雅、朴素的原则,把钓台建成一处兼具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高档次的文化景区。

从江边的严子陵祠堂到山上的钓台原有一条六百多个石阶的通道。

为了增加文化内涵、减除游人寂寞,他们依据山势起伏,在绿树、修竹掩映中,另建一条宛若游龙的长达四百米的碑林长廊,选刻了历代吟咏钓台的诗文名篇,书法家均属当代国内一流,遍布三十一个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地区,题诗、作字的还有国外的一些汉学名家。

风景管理区还从六朝到明、清曾经游访、吟咏过钓台的著名文学家中遴选出二十一位,雕塑成二米高的石像。

一个个绰约生姿,神情毕现。

李太白悠然斜卧在青花石板之上,与他所爱慕的“高山安可仰”

“风流天下闻”

的孟浩然长结芳邻。

陆放翁、辛稼轩,分别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词人,他们风格、气质十分接近,又生活在同一时代,只是由于奔波南北,平生缺乏接触条件,令人引为千秋憾事。

现在,他们一前一后比肩而立,总算有了诗酒谈欢,酌诗论文的机会。

在翠竹琳琅,亭阁参差的大自然怀抱里,一切纷争、矛盾都会得到淡化、冰释。

当年,北宋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一为反对新法的领袖,一为变法的首脑。

二人年岁相仿,游处相知之日甚久,却是一对政敌,议事每相龃龉。

司马光曾三次致书王安石,对新法陈列了四大罪状,进行无情地攻击;王安石也写了《答司马谏议书》,予以针锋相对地驳斥。

他们在同一年死去,直到最后也未曾和解。

九百多年过去了,此刻,闲居于钓台之侧的王安石,正意兴悠然,捻须漫步,一改其生前的峻急、激烈之态;那边,司马光也在信步闲行,二人离得很近了。

不妨设想,他们聚在一起,肯定会谈起严光、钓台以及富春山水的话题,也许要说:严子陵真是个老滑头,他可比我们逍遥自在多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竟活了八十岁,了不得,了不得!

我们时而在石径上漫步,仰瞻这些文豪、巨擘的丰采,同他们一起徜徉于青松翠竹之间,欣赏着水色山光,林峦佳致;时而沿着碑廊,骋心游目,不断地为那些警策的诗篇和灵动的笔势拍掌叫绝,完全忘记了登山的劳累。

历代吟咏钓台的诗文,各自的着眼点不同,见解也常有歧异,集中到一块来展读,颇似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

对于严子陵的品格风范和价值取向,多数诗人、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

宋人黄庭坚的诗,可说具有代表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