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穿鱼皮,住地窨子,乘狗爬犁,以捕获大马哈鱼次数计算年岁,到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整个生活方式现代化,从单一捕鱼到多种经营,他们说:“我们是一步一层天。”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一批批转业官兵、地方干部、科技人员和知识青年,进军北大荒,开发建设三江平原。
这里不须费更多笔墨,只要听听沿途的“建三江”
“换新天”
“红兴隆”
“大兴”
“创业”
“友谊”
“星火”
“前进”
……这些农场的名字,就不难记起这支建设大军与万千拓荒者的煌煌盛绩。
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漠漠荒原上,撒播了知识、爱情、友谊、信念的种子。
就中有欢腾的乐曲,也有沉重的悲歌;有憧憬,有思考,也有忆念。
三江平原是一种**,一种挑战,一方献身的祭坛,更是一处建功立业的疆场。
有些人已埋骨荒原,他们和同伴一起经历了咋天,却不再拥有明天。
也有相当数量的佼佼者,从这里起步,跨上了科学、文艺的殿堂。
他们带走了伴和着冷雪清霜的残夜断想,带走了半是甜蜜半是凄苦的难忘的岁月,带走了对黑土地魂牵梦绕的苦恋;而把用汗水血汁和青春的**、理想的诗意书写的创业史,留给了江花边草,留给了粗矿的荒原,留给了子孙后代。
经过两代人四十年的艰苦奋斗,在十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发展了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城市,建设了一批大农场、大工厂、大林场、大煤矿为主体的新兴经济区。
于今,北大荒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改革开放以来,三江平原更跨上了飞驰的骏马,并开始走向世界。
夜深了,昂首疾驰的南下列车载着我踏上了归途。
我依依不舍地望着车窗外的佳木斯的万家灯火,望着万籁无声的漫漫荒原。
那绿色的晨风,仿佛仍在心上吹拂,富含健脑提神的负离子的清新气息,还存留在呼吸间。
当下吟哦一首七绝:
船歌高亢牧歌甜,碧草如茵接远天。
我与三江期后约,流云逝水两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