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的四代书橱
banner"
>
古有惠施“腹载五车”
,边韶“腹便便,五经笥”
的佳话。
《明史文苑传》记载:周玄“尝挟书数千卷,止高様家,读十年,辞去,尽弃其书,曰:‘在吾腹笥矣。
’”
。
腹笥繁富,自是令人艳羡,但其人终属奇才异秉,而平凡如吾辈者流,大概是无法企及的。
因此,自幼便渴望有个专门藏书的书橱。
这个愿望,在六十年代之初终于实现了。
书橱样式,即在当时也谈不上新颖,但十分宽大、坚固。
抬将过来,居然有二三同道称羡不已。
他们帮我把二十年来积聚起来的书籍一一细心地存放进去。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新书居多,也有我在童蒙时期读过的“四书五经”
《纲鉴易知录》《古唐诗合解》《昭明文选》等旧书数十种。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它们原来挤压在几个木箱里,随我出故里、人县城、进都市,历尽流离转徙之苦。
于今,看到这些“故人”
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心中颇觉畅然,甚至有一种“向平愿了”
之感。
当时书价低廉,但薪俸也少,去掉必要的开支,已经所余无几。
每当走进书店,总是贪馋地望着琳琅满架的新书,不想移步,无奈阮囊羞涩,只能咽下唾涎,空饱一番眼福,无异于“过屠门而大嚼”
。
尽管如此,几年过去,书橱里竟也座无虚席。
工余归来,即使再累再乏,只要启开橱门,浏览一番书卷,顿觉神怡目爽,倦意全消。
不料胜景不常,“文革”
浩劫到了,“破四旧”
的狂飙席卷全城。
自忖橱中书籍十之八九当在横扫之列。
为了安全渡过劫波,只好将它们再度塞回木箱,放置楼顶天花板上。
尽管有些过意不去,但形势所逼,也只好屈尊了。
转眼间三年过去,我从劳动锻炼的工厂归来,进门第一件事,便是从楼顶上搬下木箱,拂去蛛网尘灰,将书籍重新摆上书橱。
“故友”
重逢,恍如梦寐,相对唏嘘久之。
70年代后期,大批新书上市,许多旧版书也陆续重印。
冷落已久的书店,又是熙熙攘攘,门庭若市了。
我呢,由于十年间物资匮乏,开销不大,手头略有些许积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