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笑如前。
《清史稿》上也说,“文韶更事久,明于趋避”
。
这位王老大人亲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在地方当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在中央做过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谓官运亨通。
他这个不倒翁的唯一诀窍,就是圆滑模棱,明哲保身。
“乡原”
或“好好先生”
,从他们出现的那一天起,名声就不怎么好。
记得有一首《恶圆》诗,代表了古人痛恶圆滑的态度:
宁方为皂,不圆为卿;
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如果说,由于遭逢乱世,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人们讲直言、说真话,司马徽者流只好硬着头皮去当那个“好好先生”
;那么,生当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今日,若是还那样做,就实在没有道理了。
我们提倡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一贯反对做“老好人”
。
因为多方讨好,到处逢迎,作为一种处世哲学,具有明显的腐蚀性、破坏性;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老好人”
行时之地,必然正气不张,邪风大炽。
“乡愿,德之贼也!”
孔丘在两千四百多年前讲的这句话,今天读来,仍有教益。
当然,我们反对“好好先生”
的浑和圆通,是说不要在原则问题上敷衍、迁就,不要拿原则做交易;绝不是提倡“为斗争而斗争”
,机械地、横暴地对待同志的缺点、错误,也不是主张锱铢必较,睚眦必报。
属于原则问题,应该真正负责地、诚恳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一些非原则问题,包括一些生活细节,则不必过分严苛,吹毛求疵,尽可以宽容、通融一些。
叶剑英在《怀董老》的七律中,有这样两句诗“日常生活称老好,原则从未许通融”
,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