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先生面相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人们就根据说书场上听来的,送给他一个“刘黑塔”
(实际应为“刘黑闼”
)的绰号。
其实,他为人正直、豪爽,古道热肠,而且,饶有风趣。
他喜欢通过一些笑话、故事,向学生讲述道理。
当我们读到《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个两位教书先生“找得”
的故事一
一位先生把这段书读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发觉少了一个“得”
字。
一天,他去拜访另一位塾师,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张纸块,上面写个“得”
字。
忙问:“此字何来?”
那位塾师说,从《大学》书上剪下来的。
原来,他把这段书读成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末了多了一个“得”
字,就把它剪了下来,放在桌上。
来访的塾师听了十分高兴,说,原来我遍寻不得的那个“得”
字跑到了这里。
说着,就把字块带走,回去后,贴在《大学》的那段书上。
两人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书中奥义无穷无尽,尽管经过先生讲解,也还是不懂的居多,我就一句句地请教。
比如读到《论语》,我问:夫子说的“四十而不惑”
应该怎么理解?他说,人到了四十岁就会洞明世事,也能够认清自己了,何事做得何事做不得,何事办得到何事办不到,都能心中有数;再过一些年就是“五十而知天命”
,便又进入一个新的境域。
但有时问到了,他却说,不妨先背下来,现在不懂的,随着世事渐明,阅历转深,会逐渐理解的。
读书生活十分紧张,不仅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安排自习,温习当天的课业,以增强理解,巩固记忆。
那时家里都点豆油灯,魔怔叔特意买来一盏汽灯挂在课室,十分明亮。
没有时钟,便燃香作记。
一般复习三炷香的功课,大约等于两个小时。
散学后,家家都已熄了灯火,偶尔有一两声犬吠,显得格外瘆人,我一溜烟地往回跑着,直到看见母亲的身影,叫上一声“妈妈”
,然后扑在她的温暖的怀里。
早饭后上课,第一件事,便是背诵头一天布置的课业,然后讲授新书。
私塾的读书程序,与现今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它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它记牢,而是先大致地讲解一遍,然后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反复玩味,进而加深理解。
魔怔叔说得很形象:“这种做法和窃贼偷东西类似,先把偷到的财物一股脑儿抱回家去,然后,待到消停下来,再打开包褓一一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