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附录二 阳明小传 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同样一句话,一分钟前说可能无效,两分钟以后说还可能错了,只有对病发药,“病已则去其药”

他本人也大发感慨:“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这种心法如扶醉汉,左扶右倒,右扶左倒,如打群犬,打跑了西边的东边又来了。

每一次讲论都是一场特殊语境的遭遇战,都是一场悟性的较量,尽管王阳明说每个人都天然具有良知,但有的人的良知被习气包住了,有的人的良知被闻见道理、被意见给遮蔽了。

所以见道有迟速,悟力有深浅,事实上是龙生九子,九子不一。

但王阳明觉得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

他总是告诫学生不要好易恶难,那样便会流入禅释邪路,识不得仁体,“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事勿以为难而疑之也。”

钱德洪说:“先生立教皆经实践,故所言恳笃透快。

吾党颖悟承速者,认虚见为真得,往往多无成,甚可忧也。”

徐爱之所以给先生记录编辑《传习录》(这是王阳明的第一本著作,还是语录体)就是为了纠正那些“传闻之说,臆断悬度”

,因为“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徐氏自言:“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王阳明明确以颜渊相比的一号传人(这位王门大师兄“德与颜回同,寿与颜回同”

,还是王阳明的妹夫),入道尚如此艰难,更别提那些不沾边的人了,说王学简易得恐怕不入道的居多。

因为义理越简越难准确深入地掌握,它要求接受质量对等的体验,它要求接受者要有“直下承当”

的宗教情怀。

阳明本人深知个中三昧,曾反复感叹:

吾良知三字,自龙场以后!

便已不出此意。

只是点此二字不出。

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

今幸见出此意。

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

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

学问头脑,至此已是说得十分下落。

但恐学者不肯直下承当耳。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乎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

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可惜此理沦埋已久。

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辜负此知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