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刚修好的时候,很大的缓解了当地的干旱问题。
只是近些年,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农田开垦过多,很多树木砍伐,干旱越严重,那小河的作用才越来越小。
没有水,种啥都难。
想法再好,也没什么用。
难道别人就不知道碱地的水果好吃吗?当然知道。
他们下乡去,当时的百姓家都是拿自家产的水果招待的。
到离碱滩远的村子时,还会遇到专门卖碱摊水果的小贩呢!
据说以前也有两任领导提出要种果树的,都没成功,果树全旱死了。
领导还受了处分,影响了升迁。
再也就没人愿意试第三次了。
也有提出要种草的,效果并不好。
碱滩含碱量太高了,不好治。
事实上,时至今日,还没有脱贫的地方,跟领导的关系并不大。
政策每年都有大量的倾斜,各种扶持,不作为的领导也很少了。
这个不行,很快就会换年轻有想法的上。
都会不断的尝试各种脱贫的办法。
在这种全国打扶贫攻艰战的年代,这可是最亮眼的政绩之一,有野心的,有责任心的,有想法有抱负的,悲天悯人的,不管因为什么,总会有人愿意来做这个事,也都很用心的做这个事。
这种情况下,久久不能攻下的地方,原因方方面面,但是人为原因肯定是不多了。
最主要的还是自然原因。
就像是仓县,随便查查资料,问一问老人儿,都知道,这些年,做过多少尝试。
项默去大学里找专家,咨询治碱的方法,人家一听是仓县那个大碱滩,直接就回绝,直言自己做不了。
还告诉她,那地方的治碱工程都是好多大学的研究课题了,就没人成功过。
这么多年了,也只是治了周边一点点的地方,还不算是完全治理好,只是含碱量低了一些,好歹能长出来草了,长得也跟斑秃似的一块儿一块儿的。
他说的这个地方,项默知道。
就是现在碱滩边儿草甸子,周围的村子里差不多家家养鸡鸭鹅,就在那草甸子上放养。
别的用处都没有。
据说最早的时候,有老百姓看着那滩子能长草了,就想开垦了种粮食,开出来产量低到收不回本钱,也就没人种了。
周边的大学都问遍了,没找到明白人。
项默甚至回京城的大学里跑了几趟,都没成。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做弊,从系统里兑换了治碱的配方。
足足花掉了十五个亿积分。
扶贫挣得积分比拿奥运冠军要多,项默原本还想着,这次终于可以退休了。
这回不但退不了休,还欠了债。
也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挣回来。
项默现在自己都没啥信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