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向墨最想要参加的活动。
做这样儿的工作,可比一天天的跟什么假千金斗心眼儿有意义多了。
偏远的乡村,向墨不陌生。
甚至相当熟悉。
并没有任何不适应的。
下来义诊的也都是年富力强的大夫,老大夫们医术是高,但是体力不行,进山的活儿,真干不了。
大部分的地方车都很难进去,要人力抗着设备步行进山,住也没地方,有时候还得搭帐篷,更别说洗热水澡什么的,想都别想,也没那个时间。
以前,有重症的患者,通常都是想办法接到大城市继续治疗。
这次向墨来了。
不用了。
没有她治不了的病,轻症,一剂药下去,基本症状就没有了。
重症,也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有些方子上的药材,不好找,同行的大夫会跟她一起研究替代的药材,还有就是,有些药材,有,但是贵。
在有可替代的更经济实惠的药材的情况下,肯定不能浪费善款。
在这两方面,向墨的经验确实少,要其他大夫帮着查缺补漏。
很快的,同行的都知道,来了一个医术非常厉害的小大夫,医术绝顶,但是不会开药……
都当成谈资在聊,中医圈内的人都知道向家传承的事儿。
西医圈子里知道的还不算多。
等聊得多了,有人给科普过,大家才知道,啊,原来小大夫是空有理论,没有实践啊。
之后,大家就尽可能的多让向墨触诊,让她多接触病患,积累经验。
又有向苦木的面子在,还有向老爷子在医学界的声望,愿意交好的大有人在。
一直到腊月二十五,爷俩才风尘仆仆的回到家。
接下来一直到正月初十,学校开学,向墨都在家,还是每天到医院上班。
除了有应酬,基本上没耽误。
老爷子自打医疗队回京,就不断的收到来自各方面的夸奖电话。
都是夸向墨医术好的,还有夸她态度谦逊的,夸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一水儿的就是夸。
老爷子嘴上都是还缺少历练,还有许多不足之类的话,心里却不知道多美。
整天乐呵呵的。
心情好,身体自然就好。
有几位老领导在知道向家医书传承时的神迹之后,特别爱找他小聚,一群退休老头儿,忆一忆峥嵘岁月啥的,还挺有话题的。
顺利让他给把把脉,开点儿日常调理的方子,有个小症侯啥的,随手也都给解了。
又能结下人脉,何乐而不为呢。
年三十,这是向墨在向家过的头一个年。
家里就四口人,吃了一顿真真正正的团圆饭。
然后长辈们就非得给压岁钱。
给就给吧,向墨想不要都不行。
然后人家都不是给一年的,是把过去十八的一下子都补齐。
老爷子给一对玻璃种红翡镯子,说是二十年前某个港岛大佬给他的医药费。
还有一个桃木雕出来的半截小手指长的葫芦,说是开过光的,某位佛学大师送给他的礼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