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晓雯问,“很多人连微信都不常回,更别说专门录音。”
江辰望着远方,嘴角浮现一丝近乎悲壮的笑意:“那就让他们知道??如果不录,他们的孩子可能会在那天晚上,听见一个‘假妈妈’说:‘你再不喊我想你,我就永远消失。
’”
这句话像刀锋划过空气。
第二天清晨,消息以燎原之势扩散。
各大平台推送紧急通知:“您的子女所在学校将于下个月圆之夜开展‘亲子共听’活动,请务必在此之前上传一段真实语音,否则系统将自动播放公共安抚音频(非亲属录制)。”
短短十二小时,全国务工人员通过政务平台提交的亲情录音突破八十九万条。
有人在工棚里哽咽:“崽啊,爸这个月又被扣了工资,对不起,年货可能寄不了……但我活着,每天都想着你们。”
有人在流水线上低声:“女儿,妈妈没文化,不会说话,但你不丑,穿校服也好看,别听别人瞎说。”
还有一位父亲,在矿井升井后满脸煤灰地对着手机说:“儿啊,井下黑,可我每次听见你录的歌,就觉得亮了点儿。”
这些声音被连夜加密传输至各地声音驿站,由守音员逐一核验真实性,并刻录成独立芯片,嵌入特制播放器中,专人保管,只待那一夜启用。
与此同时,境外服务器异常活跃。
技术组监测到,大量伪装成公益APP的情感疗愈程序正在悄然更新,其后台代码中隐藏着一段高频次触发的情绪诱导模块,一旦检测到用户情绪波动(如哭泣、沉默超过三十秒),便会自动播放“终极母爱模板”
。
>“宝贝……妈妈为你死了三次……你不爱我了吗?”
这段语音经过神经语言学优化,能在0.7秒内激活大脑边缘系统的愧疚反应,使人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倾向。
更可怕的是,它具备“情感传染性”
??听过的人在表达爱意时,会不自觉带上负罪感,进而影响周围人对亲情的认知。
“他们在制造一种新型情感病毒。”
林晓雯脸色发白,“不是让人不爱父母,而是让人一说‘我爱你’,就觉得亏欠、羞耻、配不上。”
江辰坐在电脑前,盯着那段音频波形图,忽然轻笑了一声。
“那就让全世界一起说。”
“什么?”
“我们不做防御,不做拦截。”
他站起身,打开全国直播通道申请,“我们要在‘归心之夜’当晚,搞一场**万人同步告白直播**??所有家庭,不管距离多远,不管有没有话说,就在月亮升起那一刻,对着摄像头说一句‘我想你’。
不用完美,不必深情,只要是真的。”
林晓雯愣住:“你是想用真实情感洪流,冲垮他们的诱导频率?”
“对。”
江辰眼神灼热,“他们的模板再精密,也是模仿。
而真实的情感,从来不可复制。
当千万个不标准、不流畅、甚至带着口音和犹豫的‘我想你’同时响起,形成的声波共振足以干扰任何AI合成信号。
这不是技术对抗,是灵魂对灵魂的回应。”
审批过程惊险万分。
高层担忧此举可能引发群体性情绪失控,或被敌方利用进行反向煽动。
直到一位退休老教授联名十二位心理学专家提交报告:**“人类最原始的情感表达,本身就是最高级的心理免疫机制。”
**
最终,国务院特批:“允许试行,但需全程监控,随时准备熔断。”
倒计时第七天,江辰带队进入雷公山深处的一所试点小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