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在“罪与声”
区找到那段录音,听完后站了很久,最终在留言簿写下:
>“我一直恨他。
可今天我才明白,他也曾是个会对着母亲视频哭鼻子的儿子。
这让我更痛了,但也让我终于能睡着觉。
原来恨一个人,也可以带着一点悲悯。”
这句话被刻上了青铜钟的内壁。
春天来临时,“破茧之声”
课程推广至全国两千所中小学。
与此同时,境外反向舔狗算法再次升级,开始模拟“虚假共情网络”
??制造百万个虚拟账号,专门回应弱势群体的求助帖,用极其温柔的语言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否定。
例如:
-对失业青年说:“全世界都不懂你的辛苦,不如去山里静静吧,那里没人会嘲笑你。”
-对产后抑郁妈妈低语:“孩子哭得太久,一定是怨你不够好。
解脱对大家都好。”
这些话术隐蔽至极,连AI都难以识别。
直到一名高中生在匿名热线中提到:“有个网友天天陪我说话,可每次我说想活下去,他就变得冷淡……”
江辰立即下令启动“情感雷达”
系统??通过分析语言节奏、情感密度、反馈延迟等维度,绘制“真伪共情指数图”
。
凡是长期提供“有条件陪伴”
的账号,无论真人还是AI,一律标记封禁。
同时,他在全国发起“反向守护行动”
:鼓励健康人群主动联系身边可能陷入困境的人,不说劝解,只说一句:“我最近常想起你,就想打个电话。”
结果令人震撼。
短短两周,超过四千万通“无目的问候”
被拨出。
其中一通来自新疆戍边战士,打给了半年前在火车站帮他提行李的老大爷;另一通是北京白领打给十年前补习班老师,只为了说一句:“您当年骂我懒,但我现在挺努力的。”
最感人的一例发生在深圳。
一位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女孩连续七天接到陌生来电,对方从不说话,只是轻轻呼吸。
她本想报警,却鬼使神差录下一段话回传:“如果你也在熬,请记得呼吸本身就是在坚持。”
第二天,她收到一张照片:海边悬崖边摆着两瓶药,已被沙土掩埋一半。
配文只有一句:“今天,我选择多吸一口空气。”
江辰看到案例报告时,正在审核“情感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