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75章 立祠堂汉王奠忠魂书牌位遗孤继血食(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江瀚的婚庆大典交由赵胜全权筹备,各项礼仪规程繁琐复杂,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趁着这个空档,江瀚决定先处理一件压在心头许久的大事。

活下来的将士需要娶妻生子,开枝散叶,而那些战死沙场的弟兄,他们的香火也不能断绝。

当初在宁夏银川,他就曾对那些自愿留下来殉爆的伤残老兵们有过承诺,要替他们寻一孤儿,继承香火。

如今江瀚已经称王立制,有了稳固的地盘,那这件事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不仅是给所有活着的将士一个交代,也是给战死的袍泽一个归宿。

他要在成都城内,兴建两座忠烈祠。

经过仔细勘察挑选,江瀚最终选定了两处地点。

第一处设在蜀王府承运殿后的一个配殿,紧挨着祭祀江瀚父母的圜殿。

未来遇到节日、或者举行重大典礼时,这里将由他亲自主祭,象征着阵亡将士享受最高规格的殊荣。

另一处祠堂的地点,则选在了城西的一角,专对百姓和阵亡将士家属开放,以供日常祭奠追思。

城西原本是四川布政使司的衙门所在的位置,现在被江瀚下令空了出来。

他还特地命人,把这片建筑里最高大的一间正堂,改造成祠堂。

纵观数千年历史,很多朝代都曾兴建过忠烈祠。

这并非简单的酬劳与缅怀,同时是一门深奥的政治艺术,两者并不冲突。

强如汉唐,弱如两宋,都设有麒麟阁、凌烟阁、昭勋阁等地,以图画纪念有功之臣。

同时,各地也设有祠庙,祭祀为国捐躯的英烈。

首先,这一行为树立了忠勇的楷模,教化天下万民,什么才是朝廷推崇的价值观;

其次,这一行为还构建了一种“共享天命”

的历史叙事,宣示政权并非皇帝一人之私产,而是君臣共同奋斗的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合法性与内部凝聚力;

最后一点,兴建祠庙,更是做给活人看的。

朝廷能用极低的成本、比如荣誉、香火等,换取文武百官极大的忠诚,激励后来者为王朝效死力。

反之,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其势必不可久。

远的不说,就说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大肆屠戮功臣。

这一行为最直接的恶果,造成建文朝廷军事人才大断层。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所有能征善战、富有经验的顶级将帅。

这就导致朱允炆登基后,面对燕王朱棣的叛乱,中央朝廷竟然无经验丰富的老将可用。

无奈之下,朱允炆只能启用擅长防守的老将耿炳文和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结果一败涂地,江山易主。

诚然,这其中也有朱允炆自己的问题。

但如果开国时期的一些名将尚存,燕王的胜算将极其渺茫。

朱元璋的屠杀,可谓是亲手给自己孙子挖好了坟墓。

朱棣继位后,朱元璋精心设计、引以为傲的九边防线,藩王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虽然成祖五征漠北,但他死后,北方防线也开始逐渐衰弱式微。

而且,被屠戮一空的不只是武将,还有大量文官精英。

这种大规模的清洗导致官员人人自危,扼杀了政治活力,严重打击了官僚队伍的自信和主动性。

再加上“廷杖”

、“锦衣卫”

等酷刑和特务统治手段制度化、常态化,极大地羞辱和践踏了士大夫的尊严。

这使得明朝的君臣关系从宋代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