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4章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14(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清世宗用鄂尔泰的计划,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鼓励汉人大批移殖,劝苗人极力汉化,在可能的范围内取消或减少土司的势力,增加满汉流官的数目与权势。

至此云贵才可说与中国本部完全打成一片。

这虽不像明代闽粤兴起的那样重要,但在沉寂的三百年间可说是惟一影响远大的事件了。

王阳明以后,理学没有新的进展。

盛清时的智力都集中于训诂考据。

这虽非没有价值的工作,但不能算为一种创造的运动:任何创造似乎已不是此期的人所能办到。

鸦片战争以下的时代,至今还未结束,前途的方向尚不可知。

但由百年来的趋势,我们可称它为传统政治文化总崩溃的时代。

中国民族与文化的衰征早已非常明显,满人经过二百年的统治之后,也已开始腐化。

在政治社会方面,不见有丝毫复兴的希望;精神方面也无一点新的冲动。

在这样一个半死的局面之下,青天霹雳,海上忽然来了一个大的强力。

西洋有坚强生动的政治机构,有禀性侵略的经济组织,有积极发展的文化势力;无怪中国先是莫测高深,后又怒不可遏,最后一败涂地。

直到最近对于西洋的真相才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最足代表传统文化的帝制与科举都已废除,都市已大致西洋化,乡间西化的程度也必要日益加深。

中国文化的第二周显然已快到了结束的时候。

但到底如何结束,结束的方式如何,何时结束,现在还很难说。

在较远的将来,我们是否还有一个第三周的希望?谁敢大胆的肯定或否定?

(三)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较

以上中国历史的分期不能说是绝对的妥当,但可算为一种以时代特征为标准的尝试分期法。

专讲中国史,或者看不出这种分期有何特殊的用处,但我们若把中国史与其他民族的历史比较一下,就可发现以前所未觉得的道理。

由人类史的立场看,中国历史的第一周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其他民族的历史中都有类似的发展。

任何文化区,大概起初总是分为许多部落或小国家,多少具有封建的意味。

后来这些小国渐渐合并为少数的大网,演成活泼生动的国际局面。

最后大国间互相兼并,一国独盛,整个的文化区并为一个大帝国。

这种发展,在已往的时候可说是没有例外的。

在比较研究各民族的历史时,整个文化区的统一是一个不能误会的起发点。

统一前的情形往往过于混乱,因为史料缺乏,头绪常弄不清。

并且有的民族关于统一前能有二千年或二千年以上的史料,例如埃及与巴比伦;有的民族就几乎全无可靠的史料,例如印度。

但这是史料存亡的问题,不是史迹演化的问题。

史料全亡,并不足证明时代的黑暗或不重要。

关于统一前的史料,知道比较清楚的,大概是埃及、希腊、罗马与中国的三个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