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节探其内情——了解其真实意图
banner"
>
鬼谷子曰:“摩者,揣之术也。
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鬼谷子说:“所谓‘摩意’是一种与‘揣情’相类似的办法。
‘内符’是‘揣’的对象。
进行‘揣情’时需要掌握‘揣’的规律,而进行测探,其内情就会通过外符反映出来。
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
这就是‘摩意’的作用。”
在鬼谷子看来,尽管揣情术可以观察与分析他人的心理,不过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所获得的信息会不够精确,不够深刻,无法让人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
而摩意术则是一种更复杂、更精确的心理探测法,为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人深层心理提供了帮助。
当然,了解他人深层次心理以及相关信息,除了多角度的观察方法以外,还需要策略性的试探技巧,投其所好地进行测探,其人的内情自然就通过表象反映出来,这就是摩意术。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候,前一刻还如胶似漆,彼此如同手足一般,但下一刻就翻脸不认人,彼此水火不相容了。
其实,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我们没能看透对方的真伪,没有掌握识人心的真正本领。
君子般坦****的理想交际,这是每一个人都期盼的,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难找到一个吐露心事的人。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
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对自己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我们都无从得知。
那么,如何才能分辨出对方的真伪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日常言行、外貌下手了,仔细揣摩对方的言行,观察其貌相,从中窥探对方的真伪,以此看透人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识透人心,辨清真伪,从而牢牢地把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战国时期的韩昭侯为了试探人心,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中,然后命令近侍:“我刚剪下的指甲屑不见了,心里毛毛的,很不舒服,快点帮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找了一阵之后,谁也没找到。
这时,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禀报说找到了。
韩昭侯由此发现他是一个会说谎的人。
又有一次,韩昭侯命令属下四处巡视,察看是否有事发生。
不一会儿,属下回报说:“南门之外,有牛进入旱田偷吃了谷苗。”
韩昭侯听完之后,命令报告的人不准泄露这个消息,然后派遣其他的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近来发现有违反禁令,让牛马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知,快来回报。”
不久,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呈了上来,但其中并没有一件是关于南门外事件的报告,于是韩昭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重新严加调查,终于查出了南门外发生的事件。
从此,属下都畏惧韩昭侯料事如神的能力,再也不敢马虎从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