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辨明得失——顺其心意
banner"
>
鬼谷子曰:“内者进说辞,楗者,楗所谋也。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在鬼谷子看来,不管是采纳意见还是进献计谋,都需要顺其意、顺其心,这是一切游说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在游说之前,我们需要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分析和揣测对方的世界,如此才能“对症下药”
。
所谓的“合其道”
“顺其意”
“顺其心”
,也不过如此。
韩非子曾说:“谏诤之难,不在于自己要与足可进言的见识,也不在于在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更不在于要有足够的胆量、勇气把话说完,而在于怎么样看透对方喜恶心理,然后根据其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城濮之战中,郑文公曾经出兵帮助楚国打晋国,所以晋文公对此怀恨在心,一心想要灭掉郑国。
他派人去给秦穆公送信,约秦国一同出兵攻打郑国。
秦穆公也正想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郑文公哪见过这样的阵势,一时不知所措。
郑国大夫叔詹提议说:“秦晋两国力量强大,我们打不过他们。
如果能够说服秦国退兵,只剩下一个晋国,那就好对付了。”
郑文公说:“派谁去劝说秦国退兵呢?”
这时有人推荐了一名叫烛之武的大夫,于是,郑文公就叫人把烛之武请来了。
烛之武来了,大家一看,他不过是一个白发苍苍,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头子,都忍不住笑了。
郑文公却恭恭敬敬地对烛之武说:“听说先生能言善辩,想请您去见秦穆公,劝他退兵,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烛之武说:“您太抬举我了,我年富力强的时候都没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情,如今上了年纪,还有什么用呢?”
郑文公一听,这是话里有话呢,有感慨自己不被重用的意思,连忙说:“过去没有重用先生,那是我的过错。
现在国家危急,请先生辛苦一趟吧。
要是郑国亡了,对先生也不利呀。”
烛之武见郑文公很诚恳,说的话在理,就答应了。
最后烛之武靠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
,向秦穆公陈述了攻打郑国的利害关系,不但使秦穆公撤退了进攻的兵力,而且还留下了两千兵力帮助郑国守卫。
在这里,郑文公算是采纳意见,不过他算是善于发现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听了烛之武看似自谦的话,了解了他话里隐含的不满之意,急忙道歉,以此感动了烛之武,从而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