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七节圆融处世——刚柔并济才能伸屈自如
banner"
>
鬼谷子曰:“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
鬼谷子说:“作为君主,必须对外界的事物进行广泛的了解,如果君主做事考虑不周详,社会就很容易动**不安,很容易发生骚乱。
社会鸦雀无声而过于沉闷都是不正常的,不进行外交,就不会知道世界的变化,就会落后。
开放和封闭如果做得不到位、不适当,就没有办法发现事物的根源所在。
这就是变通的处世道理。”
鬼谷子认为,处世需要圆融,需要变通,一刚一柔才能齐头并进。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很难把握其尺度大小。
有的人认为,做事需要自立刚强,显示出自己的魄力,然而,太过刚强会适得其反,同时会显得自己缺乏智慧。
在万事万物中,水可以说是“柔”
的代表,它能冲毁万物,又能随容器的改变而充盈其中,如果我们能将“刚”
与“柔”
结合起来,柔中带刚,善于适应环境,那么,做事必定圆融恰当。
许多人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其实不然,太过刚强,会处处受人排挤,常常成为讽喻的中心话题人物。
过于刚强易折,不能达到自强的目的,而只有刚柔并济,方能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
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正手持弹弓在后苑打猎,忽然,传一位大臣有急事求见。
赵匡胤听说有急事不敢怠慢,立即召见了那位大臣听奏,然而,在听完大臣的禀报后,赵匡胤觉得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着急,心中十分不悦,因为一件小事而扰了自己打猎的兴致。
于是,赵匡胤便斥责那位大臣:“这算什么急事?”
大臣对皇上的态度十分不满,随口回答说:“臣觉得这事情再小,也总比打猎的事情大吧!”
一听此话,赵匡胤恼羞成怒,随手拿起身边的斧柄就朝这位大臣扔去,由于大臣躲闪不及,牙齿当即被打掉两颗,可是,大臣不卑不亢地捡起了被打落的牙齿。
这时,赵匡胤更生气了,他说:“难道你还想保存这两颗牙齿,日后找我算账?”
大臣回答说:“我怎敢与您论是非呢?这事史官自然会记载下来的。”
赵匡胤听了,心中一惊,随即换了一张笑脸,好言相慰,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还送给了这位大臣许多金帛。
虽然,大臣本身的地位是“柔弱”
的,无论是权势,还是地位,都无法与至高无上的皇位抗衡。
但是,大臣却善于采用“柔中带刚”
的态度,实现了自己人格上的自立,从而征服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试想,如果大臣与皇上硬碰硬,保持刚强的势头,那吃苦头的只能是大臣自己;如果大臣总是显得软弱,那则会受强权压迫之苦。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刚柔并济都是最智慧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