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键盘好声音之贝莱佐夫斯基——键盘大力神
banner"
>
1969年出生于莫斯科的贝莱佐夫斯基是地道的“俄罗斯血统”
钢琴家,他从小在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中长大,少年时期就读于格涅辛音乐世家创办的格涅辛音乐学校,后来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师从伊丽莎白·维萨拉兹(ElizabethWirzaladze)与亚历山大·萨茨(Alexaz)。
1990年,他在自己国家获得了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比赛之一——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冠军,随后又赴美国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从此,贝莱佐夫斯基受到各国邀约,开始了自己的国际演出生涯。
现在的国际舞台,出生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钢琴家占据至少三分之一席位,本国的音乐教育为他们打下很好的基础,面向世界受到其他文化的浸染之后,他们的演奏风格多多少少都会发生变化。
贝莱佐夫斯基是我眼中最坚定的“俄罗斯风格”
代表,他的演奏风格几乎密不透风、强大到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气场,将一切可能改变他的因素排除在外,他琴声中还存在另一个声音“我就是我,我就是贝莱佐夫斯基”
。
贝莱佐夫斯基是钢琴家中名副其实的“肌肉男”
,他高大,健硕,加上憨厚表情和朴实的咧嘴一笑,单单从这些看去,不知道他职业的人可能会猜想他是体育教练。
贝莱佐夫斯基是典型力量技术型钢琴家,这一点上,我认为当今没有人能够和他匹敌。
他具备绝佳的身体条件,肩背肌肉发达,手臂长而粗壮,双手宽大厚实,手指非常有力。
他的下键速度很快,能够弹出非常稳健并且坚定有力的声音。
越是听那些高难度的作品,越能感受到贝莱佐夫斯基大力神般的爆发力和赫尔墨斯般的快速灵巧,不仅是一首作品,那些成套作品结束之时,听者禁不住大呼过瘾,在力量与持久的角逐中,贝莱佐夫斯基独占鳌头。
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是公认的技术最艰深的钢琴作品之一。
如果从唱片听觉感受上讲,把《超级技术练习曲》演奏得精彩的钢琴家首推齐弗拉、阿劳,然后是俄罗斯钢琴家马加洛夫、保加利亚钢琴家斯塔涅夫(VesselinStanev)和阿根廷钢琴家德雷-维涅。
贝莱佐夫斯基在华纳唱片公司至少录制了三次《超级技术练习曲》,与老辈钢琴家相比,这三张唱片已经不能用“长江后浪推前浪”
来描述,而是具有翻江倒海,狂浪大作,压倒一切的气势,人们甚至还来不及反应和仔细品味,音符就如同大而急速的雨点,密不透风、成百上千个向你扑来。
最后一首《追雪》,北风吹尽一切,天空现出清冽的晴朗,此时,不需要再谈什么细枝末节的体会,贝莱佐夫斯基的演奏只需要两个字概括——酣畅。
贝莱佐夫斯基也是为数不多能经常在现场音乐会中演奏《超级技术练习曲》的钢琴家,这套曲目已经成为他节目单上的常规曲目。
我更认为贝莱佐夫斯基是一位适于视听结合的钢琴家。
这一点,看过他演奏现场和演奏视频的人都能证明。
在日本中之岛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台北的音乐会上,他曾经凭借这套曲目技惊四座。
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美丽小镇拉豪格-当特隆(LaRoque-d’Anthéron)每年举办夏季音乐节,清新漂亮的露天剧场就坐落在公园当中,很多著名演奏家和乐团在这个舞台上留下美妙的音符。
2002年,贝莱佐夫斯基来到拉豪格——当特隆夏季音乐节举办独奏音乐会,演奏的仍是自己最拿手的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多台摄像机对这场音乐会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拍摄,经过剪辑后的DVD重现让人们再次见证了贝莱佐夫斯基的神奇与带来的震撼。
从第一首前奏和第二首“非常活泼”
练习曲开始,贝莱佐夫斯基就已经为整套作品定下了狂热、真挚、毫无保留的开放基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