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德奥音乐之旅十日谈(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德奥音乐之旅十日谈

banner"

>

引子

每年7到9月,是全世界音乐节集中举办的季节。

我一直想,如果能在这时来一次音乐之旅,在年底翻看照片,盘点时光的时候,应该可以带着满足感撕掉日历的最后一页了。

2014年,我如愿以偿,而且几乎是超值实现愿望。

8月中旬,我和一些朋友相约,到德国和奥地利享受假期。

此时正是欧洲音乐节“大丰收”

的时候,我决不会放过观看拜罗伊特音乐节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机会,于是,十天之内,将拜罗伊特节日剧院的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理查·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萨尔茨堡音乐节布赫宾德贝多芬奏鸣曲音乐会、波利尼独奏音乐会、穆蒂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巴托莉和她的朋友们音乐会、萨尔茨堡音乐节青年歌唱家项目凯旋音乐会等尽收眼底。

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和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在欧洲诸多音乐节中水平首屈一指,无论节目安排、场次数量抑或演出阵容,都是其他音乐节无可比拟的。

虽然都是重量级音乐盛事,但二者形态迥异,各有千秋,风格和定位也可谓大相径庭。

在奥地利与德国的青山绿水之间,在无数古堡与小镇散落的路上,我们马不停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精彩纷呈的演出,还有每个城市以文化内涵塑造的属于自己的个性。

每个城市的身份密码都隐藏在专属于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当中,都隐藏在音乐以外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中。

瓦格纳王国

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历史可追溯到1876年,是欧洲年代最为古老的音乐节之一。

拜罗伊特音乐节也被称为瓦格纳音乐节,一般于每年7月中旬开幕,时间持续五到六周。

音乐节的全部演出都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进行,剧目都出自理查·瓦格纳笔下。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自建成以来,就只上演瓦格纳的歌剧作品,这种“品牌专卖”

式的剧院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它的传统与建造剧院的历史密切相关。

拜罗伊特还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剧院,规模并不比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小,名为边境伯爵剧院,这里专门举办其他音乐会,是拜罗伊特日常文化活动的中心。

了解了拜罗伊特与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瓦格纳的关系,从生根发芽伊始,到今天庞大的家族体系,人们会感觉到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历史简直就是“瓦格纳王国”

的历史。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瓦格纳处于事业顶峰期间,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对其歌剧相当痴迷,全力支持作曲家建造一座专门演出自己歌剧的场所。

1871年,瓦格纳最终选中位于德国中部的小镇拜罗伊特。

这里风景优美,距离纽伦堡约60千米。

剧院建在小镇北部的山丘之上,据说这里是拜罗伊特的中轴线,可见作曲家地位之高。

瓦格纳随后又在路德维希二世的新宫附近建造了一座别墅,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建筑风格保留欧洲18世纪传统。

和边境伯爵歌剧院比起来,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其奢华程度都相距甚远。

这可能与瓦格纳对戏剧的审美有极大关系,瓦格纳并没有把剧院当作享乐之地,他的戏剧和音乐充满教化色彩,是让人们来接受洗礼的。

至于剧院,只是呈现瓦格纳宏大戏剧的载体,它不能喧宾夺主,以自身之美掩盖戏剧之美。

节日剧院约有1600个座位,相比欧洲其他剧院,包厢数量较少,只有观众席后的两层。

剧院的舞台宽大,乐池很深,大编制乐队在其中演出也非常从容。

与其他乐池不同的是,坐在观众席,既看不到指挥,也看不到乐池透出的光,人们几乎感受不到乐队的存在。

开场时,灯光未亮,音乐从低声部响起,似乎是大地发出了呻吟与颤动,将人笼罩其中,感受到震慑心灵的力量。

这一切都是按照瓦格纳对歌剧的要求定制的——乐队和指挥不能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舞台上的剧情和听得到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理查·瓦格纳于1883年逝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