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诗意李斯特(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诗意李斯特

banner"

>

毋庸置疑,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是音乐世界中一位胜利的国王,他活着的时候创造的辉煌令多少音乐家羡慕不已。

作为一名作曲家,他让乐器和乐队发出完全不同的声音,混合出前所未有的音响效果,被认为是“在浪漫主义时代,就连瓦格纳也无法超越的大师”

;作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钢琴家,他用超凡技巧征服了从他的时代直到我们的时代的听众,他的钢琴作品直到现在,仍然是优秀钢琴家的试金石。

我酷爱李斯特的钢琴作品。

那些充满绚烂的技巧,音符密度很高的乐曲,音响庞大而丰富,听起来让人痛快淋漓。

就像一潭激流从俯视万物的山尖上倾泻而下,撞击到岩石和安静的湖面,刹那间水花四溅,晶莹而有力。

但如果我们沉溺于斯,将这些视为欣赏李斯特的全部的话,我至少还能列举出十名风格类似的作曲家取而代之。

必须承认,李斯特的乐趣远不止如此,至少在我看来,那些在幽深的坳谷中徘徊、在空旷的山野间冥想的作品,反而更有其妙处。

读李斯特,最终合上这本书时,人们才会发现是在音符中寻找诗意的过程。

李斯特一生起伏变化,不在乎外物,更在乎自己的内心。

从年轻时起,他就热衷社会活动,研究哲学,深入思考神学及宗教的意义。

宗教神秘主义、宗教狂热等都曾影响过他,而最终,他在皈依宗教时——更确切地说他是皈依自己心灵时,充满平静,始终笃信人道主义。

他是个精力充沛且充满求知欲与好奇心的人,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周游列国,而不是伏案或守在钢琴前创作。

李斯特对各色社会学理论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在那个新思想满溢,沸腾的热血淹没大地的时代,他无法将自己置之世外,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时代的弄潮儿”

和很多年轻艺术家一样,他曾对新生的世界迷茫又充满希望,对旧的世界怀疑而绝望,但又在两边摇摆不定。

“后面是永远被推翻了的过去,可是废墟上的残骸仍在蠕动;前面是无边的天际,闪烁几道微微的曙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间是一片汪洋。”

“十九世纪青年的特征”

——李斯特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他对当时所有青年艺术家的总结,不止李斯特,海涅、缪塞……这些时代的符号,都陷入这种困顿当中不能自拔,也是一代艺术家的特征。

如果对这些一无所知,不得不说,我们并不认识李斯特。

顺着这些线索,我们或可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定格这位音乐大师,并且将这些特殊角度的画面组成一幅立体的图像。

李斯特向我们展示诗篇的语言多种多样,也许,从他丰富的音乐语言入手,我们更容易读懂他的诗意。

如果是现场看钢琴家演奏,在纷繁复杂的音符中,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双手和动作吸引;如果是听唱片,我们会被音符后面的各种想象牵着鼻子走。

有人说李斯特是最“炫富”

的钢琴家,他与生俱来的才能——超强的乐感、无与伦比的手指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欲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但是,不要因此判断李斯特的作品都是为了这个简单的目的。

李斯特并不是追求技术化,技术是他得心应手的工具,作为具有“时代先锋”

思想的他,更希望追求的是特殊的音响效果。

过去,钢琴家们所能想象出来的一切声音,或轻柔缠绵的或激昂热烈的,或是独白,或是模仿乐队,凡灵感到达之处,已经再无法作为李斯特创作的边界。

他坚持钢琴的交响化处理。

在这一点上,他是贝多芬的坚决拥护者,他们毫不留情地将音色轻柔内敛、音域中庸、音响和谐统一的“纯音乐”

抛弃,开始用混着各种人文元素的全新的音乐概念创造自己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职业打金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重生之原配娇妻视死如归魏君子长夜国光之猎魔人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无尽海图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吾妻非人哉带着系统创家园全民进化时代洪荒之红云,开局九道鸿蒙紫气神秘复苏之无限镜像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空间之大佬的农家妻重生梦想花开乡村最强小神农回到过去当特工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反派想杀本作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