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在我心中歌唱
banner"
>
英国女中音(也有人称女低音)歌唱家凯瑟琳·费丽尔是我最喜爱的歌唱家。
第一次打开她的唱片时,未闻其声,就先被唱片封面上的照片迷倒。
这位生于20世纪初的歌唱家有着自然而动人的面庞,颇有贵族气质又不“高冷”
,美丽而不美艳。
她眉宇间纯净温和,从她的脸上,似乎能猜想到她的声音,而当她的歌声真正出现的时候——没错,有一种朴素和醇厚专属于她。
每次谈到费丽尔的时候,我都难于用语言表达喜爱,只能用“出名太晚,离世太早”
概括她的一生。
年轻时的费丽尔是一名普通的话务员,她大器晚成,30岁之后才走上职业歌唱家道路。
少年时期的声乐训练为费丽尔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独特的嗓音和出色的音乐天赋才是带她在音乐世界中很快找到立足之地的关键。
费丽尔一生中的大多数唱片都是关于艺术歌曲、宗教歌曲,她专注于此,我几乎可以认为她是演唱这一类型声乐作品的歌唱家中最好、最动情的一位。
但其实,本是英国人的费丽尔从1942年(那年她30岁)才开始学习德语,原因就是为了拓展演唱范围,能够演唱德文艺术歌曲。
从此之后,她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成为人们在选择艺术歌曲唱片时经常谈论起的经典。
可以说天资、勤奋和对自我的明确认识让费丽尔成为20世纪伟大歌唱家中的一员。
费丽尔唱过的歌剧非常有限,而且对剧目选择非常谨慎,除了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皮尔斯合作的布里顿歌剧《卢克莱修受辱记》以外,她的其他歌剧全部是古典主义歌剧,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利狄斯》就是广受赞誉的一部。
在1947年格莱德堡音乐节全新制作的《奥菲欧与尤利狄斯》中,费丽尔饰演奥菲欧,饰演尤利狄斯的是美国女高音安妮·阿亚思(AnnAyars),饰演爱神的是佐伊·维拉科珀罗斯(ZoeVlachopoulos)。
当时,35岁的费丽尔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对于歌剧舞台来说,她还是个新人。
但正是这部歌剧,让人们彻底记住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奥菲欧。
这次演出的现场录音由DECCA公司出版,CD封面来源于费丽尔扮演奥菲欧的剧照。
照片上,费丽尔带着树叶编成的头冠,眼睛向前凝视,眼神焦急而深情,充满期盼,双手拢在口边,嘴唇微微张开,正唱出对尤利狄斯的呼唤。
她面部线条明朗精致,头发被拢起后显出青春的英气,简直没有比这更符合我心中多情英俊的少年歌手奥菲欧形象的了。
费丽尔的声音结实,稳定,没有经过过分的修饰,自然直接的声音载动奥菲欧的深情。
尤其是那段著名的咏叹调《什么是生活》,旋律简单清晰,情感表达也不需要太过缠绵委婉,费丽尔把它唱得像秋之落叶,色彩饱满但流露出自然的忧伤,让人不忍多听,不敢多想,生怕碰碎这枚自然天成的艺术品,也不知这短短四分钟,曾经唱出了多少人的眼泪。
相比较而言,当时更有知名度的美国女高音安妮·阿亚斯的声音略显玲珑华丽,比起费丽尔,少了牵人肺腑的感觉。
虽然,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有机会看到演出实况,但那时,年轻的费丽尔赢得了全场的最热烈掌声,观众把最高的荣誉和褒赏送给她,也把最真诚的感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她。
虽然在《奥菲欧与尤利狄斯》中获得成功,但是费丽尔还是刻意回避歌剧演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演唱艺术歌曲、宗教赞歌、神剧等方面。
很多人觉得可惜,费丽尔有生之年没有为人们留下更多歌剧作品。
但是我却对此非常理解和认同,看看费丽尔的照片其实就能发现,她是一个天然本真的人,和其他享誉世界的女歌唱家比起来,费丽尔少了演员的气质,少了妩媚中的眼波流盼,少了嫣然间唇边的娇俏,她的微笑与神情都是上天所赐,自无雕饰可言。
做一名歌剧演员,除了出色的嗓音,太需要强烈的表现欲和角色感,否则,又怎么能在舞台上驾驭剧情,成为有血有肉的剧中人物。
费丽尔选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她的嗓音和她的人一样,纯朴真诚,在那些直接通过音乐和语言表达情感的声乐作品中,费丽尔找到自己的世界,如鱼得水。
很多人盛赞费丽尔演唱的巴赫、亨德尔、普赛尔等巴洛克时代作品,的确,她的声音为巴洛克时代的宗教音乐增加了神圣与庄严感,1952年,她曾经与英国著名指挥家安德里安·鲍尔特爵士合作,录制了一张亨德尔《弥赛亚》、巴赫B小调弥撒,在这张唱片中,用天使的声音来形容费丽尔丝毫不过分。
费丽尔的声音更加深厚而温润,并且相当坚强有力,她已然褪去了奥菲欧时代的青涩,显示出对声音游刃有余的掌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