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霍去病17(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霍去病眼露不解之色,土地兼并……是为何意?

赋税此时重了一些,但先王时曾做到了“三十税一”

,可称轻徭薄赋,国库里串钱之缗积压得腐烂成泥,如若恢复垂拱而治与民生息的国策,难道也会如此吗?

【汉景帝时期有位能人,晁错,就是那个一篇《削藩策》逼得吴楚等七个诸侯国举兵造反最后被帝王集团推出去当替罪羊的大冤种,他还有另一篇针砭时弊的策书,十分出名,那就是《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里详细说明了当时西汉底层农民究竟过得都是些什么日子,“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这里面准确切中了一个社会痛点:服徭役。

汉朝徭役分为更役和正役,这个在之前的视频已经说过了就不再赘述,汉律里明确规定了男子服役的年龄是23-65岁,也有例外者,比如汉乐府里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但这种看似公平的无分尊卑贵贱人人都要服役的律法,允许“更赋”

什么是“更赋”

呢?就是可以花钱请人代替自己去服役,“更赋”

收的钱非常多,是国库非常重要的一笔收入。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底层农民的徭役还是很重的,这可是景帝时期哦,那在汉武帝时期呢?要知道,战争永远都是消耗人口最快最多的方式。

而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没有科学手段的辅助,农民“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就这样的辛劳所得,最后落到农民手里的,可称十不存一。

人情往来是钱,养儿养女是钱,这还是老天赏饭吃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的时候,要是遇上“水旱之灾,急政暴虐”

,那这些农民的出路在哪呢?只有借债。

这还只是徭役,再来看看赋税,汉朝的赋税可以分为“算赋”

、“口赋”

还有“更赋”

,不过“三十税一”

甚至景帝年间延续了十年的免税,都是针对田地税,跟这三个毫不相干。

在封侯给食邑的时候大减对田地征收税款,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不假,可是拥有天地的那些人,就有足够的钱粮,来做自己的事情了,比如汉朝后期的大规模豪绅造反事件。

人头税就更离谱了,《汉仪注》标明: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置库兵车马,这是汉初制定的东西,后面废止,但孝武陛下在位时财用不足,又用起了这条算赋。

口赋则更让人匪夷所思,“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

,而在孝武陛下执政期间,口赋的起征年龄又降低了,《汉书贡禹传》里记载了一句“武帝征伐四夷,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

三岁啊……猪猪你还记得自己三岁的时候叫什么吗?】

汉武帝脸色一沉,却按捺住了怒意,他少见地体会到了难堪这种情绪。

霍去病看着天幕上妇女抱子而哭捧糠而食的画面,一时也沉默了,他知道打仗损耗民生,但是从来没想过,供养军队与皇天的百姓,会这么难。

他第一次想,打仗是为开疆拓土,还是为护佑万家灯火长明不灭?

&n-->>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道种田平天下我真的是捡漏王我在洪荒苟到成圣全职公敌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网游之最强传说诸世大罗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初始职业刺客之王我在末世赚积分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高武:我死后记忆曝光,女儿泪崩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农门娇俏小厨娘无妄轮回志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替宋诸天最强大佬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吞噬星空: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