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仅仅在几年之后,也是由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主持出版的新一期《教育中的历史研究》,却几乎全部是关于教师和教师培训的历史。
这说明80年代教师教育改革引发了历史学者对教师教育的关注,很多历史学者都希望从历史经验中为新的改革寻找出路。
[19]
早在70年代,克里弗德(Clifford)就曾经指出教育史当中“教师的被忽视状况”
[20]。
她认为历史学家对于学校教育科层化特征的关注更加强化了他们对于教师的忽视。
她于1975年发表在《教育史季刊》的文章“圣人、罪人和人”
可以被视为历史学家开始关注教师和教师培养的转折点;她在1975年出版的专著《美国教育的状况》(theShapeofAmeriEdu)是自1939年埃尔斯布里(Elsbree)的《美国教师》(theAmeriTeacher)之后从文化视角对教学职业进行历史考察的一种尝试。
另外两本专著,马丁尼(Mattingly)的《无等级的职业:19世纪美国学校教师》(theClasslessProfession)和伍德瑞恩(W)的《教师教育的发展》(theDevelopmentofTeacherEdu)都是发表在1975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不断增加,提供了新的视角去认识一些因素对教师教育的作用,如教学女性化、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社会阶级背景,以及美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情况、不同类型机构的教师教育发展情况对教师教育的作用。
例如,克里弗德和古斯瑞(Cliffuthrie)1988年的著作《教育学院:专业教育的简史》(EdSchool:aBriefforProfessioion)将教师教育在美国大学中的低等地位归因于教学职业女性化的本质;也有研究者将其归因于教师教育教员和其他大学教员的社会阶级背景的不同[21],还有人研究了报酬制度,认为教师教育工作的低回报使得教员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22]1976年鲍威尔(Powell)对20世纪大学中教育学院的研究,古德莱德(Goodland)及其同事在1990年的著作《教师教育的场所》(PlacesWhereTeachersareTaught)都涉及教师教育机构历史的个案研究。
2.美国教师教育历史解释途径的转变
和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历史研究路径相似,传统的教师教育历史研究的方式也是演进式的、功能主义的解释途径。
按照这种解释路径,师范学校、教师学院和大学教育系都是顺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从这个视角出发,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人就是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到这个过程,但仅仅是表演一个预先写好的剧本。
例如,很多历史学家都将师范学校的出现作为满足公立学校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满足了不断演进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金斯博格(Ginsburg)指出这种自然演进式的功利主义教师教育历史解释途径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它将社会作为一个没有矛盾的事物来对待,认为教师教育能够自然演变成为以大多数人意见为特征的构成物,而且满足社会各方利益的联合体。
第二,这样的解释途径缺乏对社会冲突、对抗和论争的关注。
卷入社会发展中的人的角色被视为一种被指定的角色,认为人们所做是需要做的事情。
似乎只有一种需要或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只有一种人人都同意的发展途径,而且也仅仅需要少数领导者站出来引领这个方向。
他认为这种假设显然与教师教育历史文献的专业主义和专业化过程研究的中心概念背道而驰。
[23]
对美国教师教育历史发展解释的第二种观点,用教师教育历史学家博罗曼(Borrowman)的话来说就是,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过程都表现为站在“技术培训”
立场和站在“自由教育”
立场的两个影响教师教育的群体之间的竞争过程。
这种竞争在师范学校和大学之间展开,也在大学内部的教育教员和文理科教员之间展开。
而且,在教育学院内部,课程和教学系的教员与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员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竞争。
[24]
但是,金斯博格并不认同这样的解释,他指出博罗曼所说的教师教育中存在的斗争不可能在一个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真空中发生。
一种新的研究途径需要将更为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现象考虑到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动力中去。
规范的教师教育制度性安排和课程计划随着时间而改变,社会身份的竞争和专业化的方案是这些过程中突出的维度。
但所有这些动力都与社会的结构与意识形态特征紧密联系。
金斯博格的分析运用冲突概念来避免宿命论的“一致理论”
的历史解释途径。
他考察阶级和社会性别关系如何影响到那些参与教师教育建构的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这些思想和行为又如何掩饰、调和、揭露与挑战社会性别和阶级的不平等的矛盾关系。
很显然,金斯博格的著作《美国的教师教育:对历史研究的批判性评论》代表了美国教师教育历史研究的批判导向。
该文基于对教师教育历史研究的批判性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师范学校、教师学院与大学之间的矛盾;第二,大学中教育教员与文理科教员之间的矛盾;第三,考察教师教育的课程对阶级和社会性别矛盾所作的回应,反映出前两个主题中的冲突与竞争,以及专业化动力与不平等的阶级和社会性别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