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五、分析框架
banner"
>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界定
1.教师教育
本书中所采用的“教师教育”
这一术语是与英文中的“teacheredu”
相对应的。
1996年版的《教师教育研究手册》(HandbookofResearTeacherEdu)认为,教师教育包括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养计划(preservis),新教师的入职培训计划(indus)和在职教师的在职培训计划(in-servis)。
我国学者也指出,教师教育就是现在世界各国较为通用的包括与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的相应的教育。
[1]本书中关于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是关于职前教师教育这一阶段。
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职前教师(pre-serviceteacher),实习教师(studentteacher),初任教师(initialteacher),所接受的职前培养。
(2)教师的培养、培训项目(program)(包括课程和教材)。
(3)教师教育的机构和制度。
2.思想
根据《辞海》的解释,“思想”
一词用作名词的时候,其含义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
亦称‘观念’”
[2]。
而“观念”
一词与“理念”
是相通的。
《辞海》对“理念”
的解释是:(1)看法、思想。
思维活动的结果。
(2)译自希腊语“idea”
,通常指思想。
有时亦指表现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印象。
它在西方各哲学流派中有不同的含义:①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常译作理念或“客观理念”
。
柏拉图用以指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
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指理性领域内的概念。
康德称之为“纯粹理性的概念”
,指从知性产生而超越经验可能性的概念,如“上帝”
“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