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令人震惊的是,次日清晨,西藏纳木错湖面浮现巨大图案??由冰晶自然排列而成,竟是《根谱学堂》首页的图腾:一棵树根深深扎入大地,枝叶伸展成星空形状。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
中国代表团罕见地主动提交了一份长达百页的技术白皮书,详细阐述“共耕线”
十年来的实践成果,并宣布成立“全球生态共鸣联盟”
,邀请各国共建跨区域共振网络。
反对声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派遣观察员前来学习。
日本派出心理学家团队研究“群体吟唱对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
;德国工程师试图复制音阵阵列用于城市噪音治理;巴西原住民长老专程飞来,称他们部落世代传唱的“森林之歌”
,与《引魂谣》存在惊人共鸣。
一年后,第一座“共鸣塔”
在青山坳建成。
它不高,仅三层楼,外形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由回收金属与生物陶瓷构成,内部镶嵌着九百颗人工培育的音种晶体。
每当月圆之夜,塔身便会自发发出微光,播放一段无人录制的旋律??那是大地回馈给人类的“回声之歌”
。
孩子们说,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它轻轻哼唱,像摇篮曲。
陈默依旧住在老屋,每日照料菜园,教新来的学生辨认药脉走向。
林小满则奔波于各地,主持培训,修订教材。
两人很少提及那次与地心的对话,仿佛那是一场不愿惊扰的梦。
直到某个秋日午后,一位小女孩跑进学堂,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老师!
我在作业本里发现这个,它自己写出来的!”
林小满接过一看,纸上赫然是几行工整小字:
>“第九十七号穴,位置:南海海底火山群,坐标已附。
>那里有一片沉没的古城,藏着被遗忘的誓言。
>去吧,孩子们,把它们找回来。”
字迹清秀,熟悉得令人心颤。
她抬头看向陈默,眼中闪着光:“宋檀……还在指引我们。”
陈默笑了笑,拿起背包:“那就出发吧。”
这一次,他们不再需要躲藏。
车队驶出村口时,沿途村民自发燃起篝火,奏响自制乐器。
歌声一路相送,直到山路尽头。
而在远方海面之下,一座沉寂千年的石碑正悄然发光,表面浮现出新的刻痕:
>**“欢迎回家。”
**
风起了,带着咸涩的气息,也带着希望的震颤。
春天早已过去,但新生从未停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