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章(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周族崛起并灭商后,周公旦一代人迅速废除了人祭宗教,并抹去了与此相关的文献与记忆,进而开创了和平、宽容的“华夏新文明”

,一直延续至今。

最早对殷商这段尘封的往事进行追索考证的并非现代人,而是殷商后裔、儒家“六经”

的编辑者孔子。

孔子离纣王和周公的时代仅五百年,他编辑的“六经”

保存了一些真相,但也有意地掩盖了另一些。

本书认为,这是孔子在探究到真实历史之后做出的决定,他要继续周公的事业,重塑华夏文明。

根据本书正文所述,人祭行为在华夏文明的起源阶段非常活跃,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当先民从部落时代走向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战争和人祭是不是“必要的恶”

?没有它们,是否人类就无法进入文明时代?

在研究殷商的人祭甲骨卜辞时,以色列考古学家吉迪?谢拉赫(GideonShelach)曾经试图总结人祭繁荣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当早期人类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复杂化,开始形成王权和统治阶层,但统治体系尚未完全成形和稳固时,统治者需要借用一种强大的机制来维持其权力,这就是人祭宗教和战俘献祭行为产生的基础。

这个阶段,吉迪称之为“早期国家”

或“复杂酋邦”

当然,殷商时代已经超越了“早期国家”

,王权相当稳固,人祭数量也极高,所以吉迪补充说,一旦人祭体制化,统治者将不得不长期维持战争行动,以保证人牲的来源,这也是殷商一直努力捕捉羌人献祭的原因。

24吉迪的论文并不涉及“早期国家”

阶段,所以他的结论有些简单化,本书将在“人祭繁荣与宗教改革运动”

一章对此进行分析。

人祭只是本书的部分内容,华夏文明初创期有很多重大现象需要关注,比如,兴起于河南洛阳的二里头-夏王朝,其农业基础并不是华北传统的旱作粟米,而是源自长江流域的水稻,显然,南方灌溉农业对中原文明有重要意义。

换句话说,南方的水田灌溉农业虽然没能在本地生发出文明,却引发了华北的文明进程。

四千年前,华北地区的小型古国此起彼伏,但只有二里头成长为早期王朝。

二里头一夏的政治疆域虽不大,也不以扩张见长,却偏偏是它初步解决了在国家内部实现稳定统治的难题,而这很可能源于青铜技术提供的支撑。

商与夏则完全不同。

从建立初期,商就进入疯狂扩张模式,促发了很多超出我们认知的现象,比如,早商时代就出现了巨型仓储设施,其规模到殷墟、西周乃至春秋都无法超越。

可以说,其超前“现代化”

的程度足以比肩秦汉。

再比如,商人并非一直沉溺于人祭,商王室内部曾经有过不杀生的宗教改革,但此举引发了激烈的内战,致使商朝中期一度陷于解体,尔后又再度复兴。

这其中,从异文化引进的马车技术成为广域王朝的统治基础。

商人崇尚暴力和威权,这种文化性格在甲骨文字中有诸多反映,只不过在现代汉字中多数已被遗忘。

目前,借助考古认识上古社会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还难以给那个茫昧幽远的时代归纳出简洁的“规律”

不仅如此,商纣王、文王周昌、武王周发、周公,甚至孔子,这些史书中的名人以及那些我们曾以为熟悉的先祖往事,有些也在考古发掘中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理解。

也许,我们至今也还难以完全了解我们自己。

考古,就犹如一面深埋地下的镜子,倒映出我们陌生的形象。

附录:上古人祭行为的分类

考古现场会发现各种非自然死亡(他杀)的尸骨,但不一定都属于人祭。

广义的人祭,可以界定为出于宗教理念而杀人奉献给神灵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潇洒系男神火影:开局一键强化帝王宠之萌后无双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放肆妻诈夫人别嫁了,主帅他不孕不育啊皇后是只小猫咪捡了本天书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我的外甥是雍正我的系统总想逼我表白打穿西游的唐僧不做动画就会死马甲大佬A爆全场护妻夫君不迟到闪婚厚爱:墨少宠妻成瘾混沌盘古道[HP]蝴蝶效应重生1997勤奋努力的我不算开挂篡位皇帝的后悔药亚索的英雄联盟高岭之花的人设崩了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斗罗里的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