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2章(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畜牧和农业之间,后稷选择了优先发展农业。

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动植物的自然繁殖周期告诉我们,相比畜牧业,农业的收获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周转”

增殖更快。

牛、马以及未经现代改良的羊,一年只能生一胎,每胎生一只,不仅如此,牛羊还需要数年的生长期才可以繁殖。

这些都决定了畜牧业的增殖速度较慢,即使有无限充裕的草场和人力,也无法加速循环。

在家畜当中,相比牛羊,猪每胎产仔数量多一些,增殖更快,但猪的食物主要依赖农业,单靠养猪无法形成畜牧业。

跟牛羊相比,哪怕是传统低效的粮食品种,收获和播种的比率也很容易超过十倍(一颗粟米种子能收获上千颗粟米),而且,粮食每年至少可以收获一季。

这意味着,在土地和人力足够的情况下,农业的规模和提供的食物数量可以高速递增。

因此,少年时代的后稷勤于农作,很快便发家致富。

当然,在史诗里,他被赋予了无穷的精力和丰富的经验值。

关中盆地的面积不太大,四周被山地环绕,宜农的平地和宜牧的山地相距很近,所以后稷(及早期周族人)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两种经济形态,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到“野蛮人”

中去

《史记》说,后稷曾经在尧帝的朝廷担任“农师”

,负责农业指导工作,一直供职到夏朝。

后稷的儿子叫不窜,后遭遇夏朝的动荡,丢掉了农师的职位,只好带着一批族人离开周原(以及关中盆地),迁徙到戎狄野蛮人中谋生,继续繁衍。

从此,周人在陕北山地生活了十一代,直到文王的祖父亶父一代才迁回周原。

后稷卒,子不密立。

不窜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窗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

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

上述传说中关于尧帝和夏朝的内容已经无法验证,二里头文化并没有延伸到周原地区,很难证明早期周人和夏朝-二里头古国有什么联系。

至于不窜向北方迁徙的时代,很可能是在商朝前期,正值商人征服者侵入关中。

不宙家族虽然还未必全面了解扩张中的商朝,但很显然,那些使用青铜兵器、到处抓捕俘虏的人让他们感到非常可怕。

而且周原地区过于平坦,完全暴露在入侵者的视野中,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只好选择躲到北方山地。

后来,周人称这段流亡为“窜于戎狄”

现代史家经常误以为戎狄就是游牧族,其实不然。

这需要解释戎和狄在周人眼里的含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灵化游戏进行时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放肆妻诈九零后天师无敌从成为NPC开始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我捡了个末世少女华娱之天道酬勤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模拟神仙是什么体验狩猎在1986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快穿:女配,冷静点疯了吧!我一个奶妈全是禁咒?网游之最强传说教有灵魂伴侣的龙傲天修男德[快穿]一胎两宝:娘亲有点田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楚门狼宋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