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3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这次迁徙的目的地是豳地,过程隆重而欢快。

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把收获的粮食装进口袋和筐里,族人拿着弓箭、戈和盾戒备而行。

一路时而翻过山梁,时而下降到低洼的平地,涉渡众多泉水,终于看到一片平坦的山间谷地。

然后,他们在高地上安家,搭起草棚,在临水的平地上开荒,还杀猪备酒举行宴会。

作为部族首领,公刘受到众人景仰。

那么,豳地在哪?《汉书?地理志》认为,在旬邑县。

据后世考古,位于今陕西咸阳城西148公里处的长武县碾子坡村,有一处先周文化遗址,应当属于公刘开始定居的豳地时期。

在后世周人的回忆里,那还属于“窜于戎狄”

的岁月;而从考古看,则属于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

窑洞与高粱

今陕西省长武县,属于关中盆地北缘的黄土高原沟壑区。

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这里发现了先周碾子坡遗址,1980—1986年,考古所泾渭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十多次发掘。

4

这是泾河支流冲刷出的一条大型沟谷,碾子坡遗址就位于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有多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地层。

最早的遗迹距今6000年左右,生活着仰韶半坡文化晚期的居民。

半坡文化遗址已经发掘过很多,而碾子坡的特殊之处是,这里的居民留下了用马骨制作的器物:两件骨锥和一件骨笄。

而同时期的华北新石器遗址还很少出土有马骨,小小的碾子坡却能发现三件,且还出自不同的灰坑。

这说明,这里的人经常捕猎和食用野马,用马骨制作器具。

这些半坡文化和后来的姬周族可能没有关系,但它展示了公刘和周族人到来时的环境:这里比关中更有北方特征。

从地理上看,碾子坡虽距离农业繁荣的关中盆地不远,只有100公里左右,但它已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地貌,从此向北到鄂尔多斯、蒙古草原,地形开阔,属于后来的内亚游牧地带边缘。

碾子坡的海拔接近1000米,比关中盆地气候干爽,更适合野马生存。

半坡时代之后,碾子坡有一段长达2500年的空白期。

到商代,这里出现了繁荣的村落,碳十四测年距今3500—3100年,发掘者称之为“先周”

文化,并把它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段。

这里的“先周”

指的可能就是迁到豳地的公刘部族时期。

先周阶段的碾子坡出土了很多农具,有用石头或骨头做的铲、镰,收割用的穿孔石刀,以及石臼,等等。

农作物应该有粟和黍,但碾子坡遗址发掘得比较早,当时还没有使用“浮选法”

收集细小的植物种子。

先周碾子坡人有好几种房屋,最常见的是黄土坡上的“窑洞建筑”

当时的上古人应该还没有能力把土坡削成垂直面,他们会先向土坡里面挖一条1米多高的巷道,深入内部之后再向周围掏挖以扩大居住面积,从而形成一间穹顶的窑洞居室。

巷道就是进出的门道。

窑洞墙壁上还挖掘出壁龛,作为储藏收纳的空间。

后来,周人的史诗《诗经?绵》回顾了这段住窑洞的生活「‘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这是新石器晚期黄土地带的常见民居,再早一千年,山西陶寺古国的普通居民也是住这种窑洞。

比窑洞数量少一些的是半地穴式房屋,先挖约1米深的坑做居室,再用树枝搭起墙体和屋顶,最后抹黄泥覆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辣娘子有空间隐婚娇妻成长记宠妻计划:总裁大人超给力陌路中有你山野小农民雍正以为我深爱他(清穿)纵横诸天从港综世界开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好运的九零年代荒野幸运神筑基两千年,老师说我是废物?异世界设定师主角猎杀者酒厂会计又给苏格兰拨巨款啦怪物乐园奶爸的文艺人生鸿蒙至圣道人渣反派自救系统名监督的日常诸天最强学院雪鹰领主奥特,开局一只哥莫拉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狂神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