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没理由永乐年间的童生能自谋生路,大汉的学子就无法自谋出路。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真的不能,他也有其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学生的生存问题。
“官学为大汉根本,不可不察。”
刘继隆感受着马车车窗外的光线变暗,耳边渐渐出现嘈杂声,便知道马车返回了洛阳城内。
感受着变得平稳的马车,他继续对众人吩咐着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秋收过后的诸道州县募工之事,更是为他所重点吩咐的事宜。
在他的吩咐下,无数奏表在他返回紫禁城后,经过内阁之手发放三省六部,经过三省六部商议敲定,继而下发地方州县。
随着快马将奏表不断送抵地方,诸道州县也先后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普宁县内,知县赵炳忠坐在主位,面对坐在堂内左右的官员们,他当着众人面取出州衙派来的州符,随后宣读道:
“黔中道山溪险阻,驿路壅塞,沟渠淤滞,农桑失时。”
“今据巡官所申,普宁县境官道倾圮,河渠湮废,入黔水脉淤浊,妨害公私行旅,兼误灌溉;宜速修治,以利通途。”
“自县北十里铺至南界牌驿,凡官道悉以夯土填平,砌石加固,务使车马畅行。”
“县境内支渠三道,连通入黔水,深阔各依旧制,清除苇荻淤泥。”
“差水工沿入黔水溯源,绘图注记淤塞、分流处,具牒申报。”
“每日雇匠、丁夫,人给工钱三十,米二升,据实支用,不得虚冒。”
“所需竹木、石料,由县仓调拨,不足者申州请给。”
“岁内毕工,敢有克扣工钱、减损物料者,依律惩处。”
赵炳忠读完后,随手便将州符递给身旁书吏,书吏则是将州符转交给众人查阅。
州符上写有“符到奉行,符至依承”
的字句,另有贵州州衙刺史及录事、工曹两位参军的签押和州衙印章。
确认无误后,赵炳忠便继续开口说道:
“如今县内仓库充足,既是州衙吩咐,便劳烦诸位劳心尽力了。”
“某等遵令……”
赵炳忠吩咐过后,众官员纷纷开口回应,随后开始商议起了应该如何调度钱粮,征募多少民夫。
由于限期岁内完成,工程时间自然是有些紧张,所募民夫预计两千余人。
对于人口不过万余人的普宁县来说,几乎需要征募整个县的青壮,但好在朝廷给的工价高,倒也不用担心招不到人。
议事结束后,作为司户曹官的刘烈便带着十名佐吏返回了司户衙门,连夜拨算算盘将大致所需钱粮和工料给算了出来。
“四千六百二十五贯一百五十七钱,这笔钱衙门是拿不出了,只能指望州衙调拨了。”
随着刘烈皱眉说出这个数额,其余佐吏也纷纷颔首表示认可。
普宁县每年赋税折色不过四千贯,由于属于边塞,因此六成起运,四成留存。
不过这只是名义上的起运和留存,实际上普宁县在赋税收取过后会按照实际情况向州衙禀报截留部分赋税。
对于贫苦的普宁县来说,每年赋税能起运三成去州衙都算不错了,而州衙则是会因为负担较重的州兵和衙役俸禄而继续截留。
贵州的赋税,最后能起运两成上去便十分不错,偶尔还需要黔中布政司调拨才能渡过难关。
好在也不是每个州县都能这么做,正常只有边地州县才能如此,如河淮江南之地的州县是没有这种特权的。
正因如此,普宁县的仓库没有什么积存,赵炳忠所谓的仓库充实,不过是夸张罢了。
如今普宁县内只有刚收上来不久的那些粮食和税钱,发放俸禄仅够,募工干活却还得需要州衙支援。
想到此处,刘烈抬头看向熬夜的佐吏们,吩咐道:“都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某亲自与赵县令说此事。”
“某等谨退……”
见刘烈准许,这群佐吏纷纷作揖,而后退出了司户衙门。
刘烈在衙门内将就了一晚,翌日便寻到了正在理政的赵炳忠,将司户的文册递了上去,同时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